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唐朝/文 周诚/图)当春风拂过大地,汗水与热爱交相辉映,奏响了一曲激昂的青春之歌。
近日,记者走进了一群年轻人的世界,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用奋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他们或扎根基层,或坚守岗位,为不同的事业默默贡献着力量;他们将青春的活力融入到工作的每一处细节,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追求。
无人机旋翼承载的热爱
4月24日下午,伴随着旋翼发出的“嗡嗡”声,在安徽智能软件园内,一架无人机正准备飞上天空。对其进行操作的,是中科安飞(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交付工程师李祥。
“我进入大学后接触到了航模,发现航模真的挺酷、挺好玩的。”今年24岁的李祥说道,“一直以来自己对在天空中飞行还是有一定的憧憬。” 处于对飞行及飞行器的兴趣,大学学习金融的李祥下定决心将自己的兴趣加入到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最终在毕业后选择了无人机的相关工作。但与无人机驾驶员不同,李祥从事的无人机交付工程师则像是无人机机库的“医生”,除了组装调试外,也要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维修。“在我们这一行需要懂特别多的其他相关的知识,比如电路、网络信息呀、硬件设备等。”李祥说道。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巡检等领域,不断拓宽应用场景,不仅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新变化,还衍生出一批新职业,成为众多职场人的新选择。
“无人机现在属于适应了整个时代的发展潮流。”李祥说道,“我对我现在这份工作的前景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也打算在这个行业不断历练自己,学更多技能。”
用双手实现自我价值
4月24日,在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内,信息规划部的信息系统管理员段欣正在通过AI智能监管平台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质检分析。去年,合燃华润燃气首次将AI技术融入燃气作业流程,补充完善传统仅依赖人工经验判断的模式,提升了隐患发现的效率与准确性。段欣介绍,AI智能监管平台目前已为多项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撑,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2020年,研究生毕业的段欣进入合燃华润燃气工作,并在信息系统管理员的岗位上工作至今。作为信息系统管理员,段欣主要负责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以及运维管理。用她的话来说,信息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的管理效率,保障燃气管网安全,同时更好地服务用户。”
“我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地理信息系统,是我喜欢的专业,现在在工作岗位上干的也是我热爱的工作。”段欣说道,“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双手,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青春在基层绽放温暖
4月25日一早,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沁园小区内热闹非凡,一场以该小区老年居民为“主角”的社区公益摄影活动在此开展。在活动现场的拍摄完成后,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龙咀湖社区筹备组工作人员周燕与两位同事和摄影师一起前往住户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拍摄肖像照。
2020年,大学毕业的周燕进入义城街道,并在2022年来到龙咀湖社区筹备组,在基层一线岗位工作至今。“一开始决定在基层工作是出于就业方面的考量。”周燕坦言,“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和不同的居民‘打交道’让我的工作得到了反馈,我也觉得自己的工作能给别人带来一些帮助。”如果要进行网格巡查,周燕则需要在户外工作4、5个小时。“在这期间肯定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我就会反思我的工作有没有做好,有没有认真地为居民服务。”周燕说道,“大多数居民对我们的工作是认可的,这让我觉得这份工作还是很有激情,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完成。”
数年的基层一线工作,如今让周燕感触颇深。“作为一个社区工作人员,能够为居民带去帮助和服务,我觉得很幸福,居民在路上看到我热情地打招呼,这种时刻就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周燕说道。
“干中学”让生活更加充实
“从2023年毕业到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楼房拔地而起,心里还是有不小的成就感。”4月25日,在中铁上海工程局三公司榆林桥畔3期安置房项目部,25岁的材料员崔攀向记者这样说道。作为材料员,崔攀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各种建筑材料的验收。“材料验收对于项目建设来说是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通过验收筛选出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防止劣质材料进入生产线,从而避免后续生产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崔攀说道。
毕业后,在一位大学学长的带领下,崔攀进入了建筑行业。榆林桥畔3期安置房项目是崔攀参加工作后亲身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他也是整个项目上最年轻的材料员。“一切从零开始,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习。”崔攀说道,“每一种建筑材料的验收方法都不一样,工作到现在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最初,对于崔攀来说,材料员只是为了“有份工作”;如今,崔攀已经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和激情。“现在属于在工作中学习,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崔攀说道。
用心为患者守护健康
“在康复医学科工作,每天都能看到患者通过康复治疗逐渐好转,让人充满希望。”4月25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护师于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曾帮助过一些在临床医学上被判定可能无法站立的截瘫患者,经过在康复科的治疗与护理,他们能够站立,这给患者及其家属,以及我们都带来成就感。”
2021年,护理学专业毕业的于栩来到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工作的“首站”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用于栩的话来说,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经历对个人成长帮助极大。“让我从一名初入社会、懵懂无知的护士,成长到能够‘独当一面’。”于栩说道。在康复医学科,虽然工作相较之前少了一分繁重,但同时要求于栩对患者抱有多一分的耐心。“康复医学科老年患者较多,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心呵护。”于栩说道,“有时简单的一句问候,如 ‘今天怎么样?有没有好一点?’,对患者而言可能就是莫大的鼓励。”
回望过去4年的医疗工作,于栩感触颇深。“刚进入临床时,面对生老病死,容易产生悲观和消极情绪。但也让我更加了解健康的重要。” 如今,于栩每日穿梭于病房之中,活跃在医院组织的脱口秀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的舞台上。在于栩看来,这些活动让工作生活更加充实。
始终坚定的从医初心
“目前工作日的工作量相对不多,周末会比较忙碌,因为很多家长会趁休息时间带孩子就诊。”出生于1998年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修复正畸科医师洪峥说道,“我从事的口腔正畸学,通俗来说就是将不整齐的牙齿排齐,工作主要围绕‘功能恢复’和 ‘美学改善’两大方面。”
2023年8月,刚从学校毕业的洪峥正式成为了一名医生。当身份从“医学生”转变为“医生”,这给洪峥带来了更多的责任感。“学生时期总觉得背后有依靠,但成为医生后,每一个决策都需更加谨慎。患者将健康托付给我,这份信任要求我必须以更严谨的态度提供优质服务。”洪峥说道。
过去,洪峥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患者治疗操作;如今,洪峥也带起了学生。“他们遇到问题会向我求助,对我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洪峥坦言,这种角色的过渡让自己深刻感受到医学知识与经验的传承意义。
作为科室最年轻的医生,洪峥对自己保持着高要求。“从职业角度,每当看到同行们挺身而出的事迹后,我从医的初心都会更加坚定。如今工作中,我始终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践行奉献与服务精神。”洪峥说道。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