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记者 马冰璐)近日,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成功为一名57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探索了新途径。据了解,该技术自2022年在国内首次报道,目前在国内仅少数医院能够开展。
据家属介绍,患者1年前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四处求医问药,均无明显疗效。最近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经常出门后就忘了回家的路,在十字路口徘徊。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走失的新闻频频见报,让家人十分担忧。患者家属在得知该院神经外科团队可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后,前来求治。
该院神经外科牵头,组建起由神经内科、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对患者的病情、手术耐受情况及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超显微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手术。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术后患者仅出血20毫升。目前患者的记忆能力逐渐提升,而这些变化显著提升了她的生活质量,让家属倍感激动。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江涛介绍,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与脑内Aβ等毒性蛋白异常沉积相关。“如果将大脑比喻成城市系统的话,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排污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Aβ等毒性蛋白异常沉积。这个手术的原理是利用脑内淋巴管与颈部淋巴管相通的特性,将阻塞的淋巴管连接到颈部附近静脉,加速淋巴液流动与排出,减少代谢废物堆积,为患者开辟新的‘排污’途径。但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患者术后仍需综合治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尝试这样的术式。江涛介绍,患者首先需要通过血清/脑脊液/PET/MRI确诊为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异常沉积导致的阿尔茨海默病,同时须要具备耐受手术时长和麻醉的身体条件。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