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昨日,记者从省人民政府网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决策部署,加快健康安徽建设,推动我省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要改革重塑疾控体系。强化疾控机构核心职能,规范提供检验检测、体外诊断试剂评价、疫苗评价和卫生学评价等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7年,市县标准化率达到85%;强化医疗机构疾控职能,落实公共卫生或预防保健科室规范化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科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25%,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同时,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完善“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省市县乡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落实学校、托幼、养老、儿童福利、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等机构和监管场所疾控工作要求,完善口岸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织密扎牢“外防输入”检疫防线;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省市县监测预警中心和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立涵盖法定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发突发传染病、临床症候群、病原微生物、病媒及宿主环境、舆情和社会感知等内容的多渠道智慧化监测网络;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建立人员交流和交叉培训等制度,推进医共(联)体融合公共卫生资源。
《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提升风险评估能力,开发智慧化风险评估工具,强化风险评估人才培养,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到2027年,形成机制完善的风险评估工作体系;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强流调队伍建设,到2027年,全省具备独立流调能力的专业人员不少于1000人;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建成省疾控中心新P3实验室,建设国家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安徽中心、国家重大疫情确证重点实验室,增强“一锤定音”检验鉴定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推进传染病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安徽),各市组建10人以上的快速反应小分队,各县(市、区)建立4人以上的基层综合应急分队;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挖掘华佗医学、新安医学疫病防治经验,推进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建设1个省级、2个区域性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救治基地;提升重点传染病防控能力,实施艾滋病防控质量提升行动,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1%以下。同时,推进结核病综合防治,到2027年实现无结核社区建设县(市、区)全覆盖。加快血吸虫病消除进程,力争到2028年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达到消除标准;提升公共卫生干预能力,实施预防接种服务提质行动,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率达到100%。维持高水平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到2030年全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超95%。
此外,加强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与支撑保障力度,通过培养充实人才队伍、优化人才评价使用、完善人员激励机制、强化信息化支撑、强化科技支撑、强化交流合作等共同推动我省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记者 章沁园)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