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蚌埠分行深耕科创沃土,精准服务“小巨人”企业

2025-11-24 15:33:55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王旭东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 柳沁文) 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始发展并逐渐成为生产经营主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安徽蚌埠分行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金融优势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金融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9月末,安徽蚌埠分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57亿元,较年初增长2.69亿元。其中农户经营性贷款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贷款余额2.11亿元,有贷户数超400户,较好的实现了对乡村振兴领域的金融支持。

一、经营主体现状

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特点和金融需求,我行近三年来不断创新产品供给,聚焦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需求,开展精准化产品设计,“种植e贷”“养殖e贷”等线上产品依托多维度数据精准“画像”,提供对应种植、养殖品类的产品支持,例如小麦、稻谷等主粮作物,草莓、菌菇、苗木等经济作物,牛羊猪等畜肉类,淡水鱼、小龙虾等水产品类,鸡鸭等禽肉类,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和专属信贷模型,实现精准滴灌。此外还有针对粮食收购商的“粮食收购贷”产品,针对海吉星农贸批发市场的“海吉星e贷”特色方案同时围绕核心企业构建链式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盘活流动资产。

目前按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看,资金需求呈现结构性特征。一是从申请贷款主体数量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较多。二是从申贷额度看,随着各类主体规模逐渐变大,申贷额度平均中枢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平均资金需求额远大于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多数达到百万元级别。三是从经营业务看,种植类资金需求金额依次少于种养混合类、农业生产服务、养殖类、冷链仓储物流等。四是从经营土地面积或流转土地面积看,面积越大资金需求越大。目前,农业规模化经营融资呈现渠道较多的特点。融资方式分为通过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类,主要有四种渠道:第一种是信用贷款,第二种是担保贷款,一般通过公职人员(村干部、教师等)或第三方机构担保,第三种是抵质押贷款,前三种都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第四种属于非正规金融渠道一般通过向亲戚、好友或民间金融组织借款。安徽蚌埠分行在缓解此类客群融资难题的同时增强自身风险的市场化分担和补偿机制,与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签署业务合作互信及担保协议,让更多无抵押物的农业经营主体便捷获贷。

在积极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安徽蚌埠分行按照我市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布局,聚焦各县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重要群体,持续加强投融资政策倾斜,推动乡村主导产业发展。走进怀远县白莲坡镇,这里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产业,以甲鱼和小龙虾为双引擎,通过生态养殖、全链升级和文旅融合,打造了“黑色甲鱼+红色龙虾+白色稻米”的特色农业格局。目前,甲鱼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龙头”产业,白莲坡镇还荣获“安徽甲鱼之乡”的称号;同时小龙虾养殖面积已突破6万5千亩,稻虾共作模式不仅为养殖户带来可观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安徽蚌埠分行与白莲坡镇多家虾稻共养、甲鱼养殖销售等龙头企业签署“共同发展计划”,累计授信2000万元,通过种植养殖、预制菜加工、农旅深度结合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新型主体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科技意识、投资意识、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大多仍停留在生产营销层面,缺少农产品精深加工、附加值低,市场知名度不高。

2、管理水平不高各经营主体之间缺乏合作,产品同质,低效竞争,缺乏规模效益。合作社成员之间合作意识不够强,习惯于分散经营,没有充分发挥合作优势。合作社运行管理不够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小,管理方式较粗放。

3、发展后劲不足。合作社成立门槛比较低,导致合作社聚易散难,监管指导扶持难到位。目前,40、50岁以上的农民还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有志投身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后继乏人。因此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明确的实现路径,获得融资后可能盲目扩张或投资其它产业失败,造成贷款无法偿还。

三、政策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坚持推进“瘦身轻装”行动。乡镇、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配合开展调查摸底,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框架内,引导没有实际运营或名存实亡的合作社清理注销,有利于各级各部门加强监管服务。

2、深入开展“提质强能”行动。建议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专业服务。引导扶持种养殖大户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逐步提高土地集中度,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和带动能力,共同增收。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等第三方载体,引导推动农民合作社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同时完善政策扶持方式,资金重点扶持现有优质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企业,开展社企合作、社超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3、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政策层面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支持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新型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兼职和担任技术顾问。

安徽蚌埠分行下一步将继续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需求,加大与政府机构、农业保险公司、农业担保公司、供销社等第三方合作,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坚持人民金融底色,不断提升乡村金融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服务能力,让更多优质金融产品惠及特色产业集群客户。1.加快服务点数字化运营及配套系统建设,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线上线下各类渠道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相互支撑。线上线下联动开展重点产品营销与泛金融服务活动,加强乡镇客户挖潜拓展,不断提升乡村服务能力和业务活跃度。2.做好产业金融服务保障。聚焦制度执行,持续优化内外部服务机制,健全履责问责明责体系,为县域支行探索乡村产业提供坚强保障。优化审查审批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涉农业务审查审批效率和服务品质,促进涉农信贷业务健康发展。3.加强担保方式创新。我行将加强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多方合作,根据产业与市场主体的实际情况,在现行制度框架内,综合运用各类产品与风险缓释措施组合,因地制宜设计创新融资业务方案。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