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程跃云 曹开发) “十四五”以来,宣城市全市工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企业培育量效齐增、新型产业加速集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改数转提档升级的向上态势,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
“十四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左右,高于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946.3亿元,较“十三五”末净增加1196.3亿元,占全省比重由第9位提升至第6位;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
紧盯专精特新路径 企业培育量效齐增
着力打造以规上工业企业为基础,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骨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引领的优质企业培育梯队。“十四五”前四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53户,较“十三五”末净增954户,总数由全省第6位上升至第3位。今年预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以上。坚持把专精特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提请市政府出台并组织实施《宣城市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4户,总数达480户、居全省第4位;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户,总数达48户、居全省第5位。中鼎密封件通过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复评,皖南电机等18户企业进入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培育库。
是紧盯做优做强产业 新型产业加速集聚
坚定不移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两大首位产业,“2+3+4”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24年,全市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8.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长9.6个百分点,两大产业合计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超五成。中鼎集团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登榜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第8位,再创中国非轮胎橡胶领域排名新高;华晟新能源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异质结电池制造商、全球最年轻光伏独角兽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个;10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纳入全省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实现县域全覆盖。
紧盯传统产业焕新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滚动实施“千企升级”计划,每年选取200个以上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累计谋划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300个以上,其中51个项目获得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十四五”前四年,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4.6%,高出全省降幅1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今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6%,高于全省降幅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省级绿色工厂50家,均居全省第2位;郎溪经开区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持续深化“亩均效益”改革,连续三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开展工业低效用地处置三年行动,已处置低效用地1.7万亩。
紧盯数字赋能发展 智改数转提档升级
出台《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若干政策》,分类推进实施数字化改造,累计实现数字化改造企业超2000户,基本实现规上制造业企业全覆盖。聚焦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园区,坚持“点线面”同步发力、一体推进,“点”上打造省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30个,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124个、先进级智能工厂19个、国家级5G工厂1个。“线”上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规模化转型。中鼎“鼎造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全球工厂,赋能上下游企业1200余户,年数据采集增长量超70亿条。“面”上推动重点集群和园区数字化转型,争创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5个。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给体系,获评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宣城“工业大脑”创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