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妇给彩礼,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和礼仪,肯定得给!”
“彩礼成了大负担,多少家庭因为它闹矛盾,早就该取消了!”
…………
10月25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复兴村复兴小区广场上,几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个个伸长了脖子认真听,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这是东联镇第五期“文明新风辩论会”现场,辩手都是镇村干部职工和普通村民。他们围绕婚嫁习俗,展开了一场关于“彩礼该不该要”的思想碰撞。
“十多年前,村里就攀比成风,娶媳妇不仅要有车有房,彩礼也得要十来万元,不知耽误了多少好姻缘。”正方辩手陈能志分享他的亲身经历时感慨地说,“我结婚时,老丈人通情达理,几万元的彩礼只走个过场,转头就原封不动地给了我们小两口。”陈能志说,他正是用这笔“省下”的彩礼承包了土地搞种植,如今成了拥有500亩良田的种植大户,年均纯收入二三十万元。
东联镇地处铜陵东北部圩区,过去因位置偏僻、经济落后,被戏称为“铜陵的西伯利亚”,婚嫁成了很多家庭的难题——男子家中没钱难娶亲,女儿出嫁常要高彩礼。
村民老张对此深有体会。多年前,为了凑齐十八万八千元的彩礼,他掏空家底还欠下一身债。“儿子结婚头几年,看见亲家都想绕道走。”老张叹了口气,“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硬是被彩礼给闹生分了。”
老张想不明白,从前村里穷,有人要高彩礼是为了保障生活。如今镇里经济高速发展,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增长了近八成,高出全市平均水平一大截,为什么彩礼还是居高不下?
“还不是因为好面子,爱攀比!”东联镇文明办主任陶红胜一针见血。“其实大家都知道,高额彩礼不该要,但碍于情面不得不跟风。”陶红胜无奈地说,之前镇里多次组织宣讲、上门劝导,说起来,道理都懂,可一到办事仍是老规矩,这种“表面认同、实际照旧”的现象,让移风易俗工作陷入了困境。
转机出现在去年6月份。东联镇创新推出“文明新风辩论会”,首场就直指“高价彩礼该不该要”,辩手都是乡里乡亲。大家都很好奇,这些平日和锄头镰刀打交道的农民,能辩出什么名堂。
结果出人意料。这场露天辩论会,不是你讲我听的单向劝导,没有照本宣科的枯燥法条,大伙卸下心防,说的全是心里话,既有对“彩礼是传统礼仪”的情感认同,也有对“因婚返贫”现实困境的剖析。现场还有法官解读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土话辩清了是非,乡音讲透了法理。
一场辩论下来,现场达成共识——高额彩礼是陈规陋习,要了“面子”丢了“里子”,必须抵制。可谁愿做第一个不要“面子”的人?
复兴村党支部副书记阮先展站了起来,当场表态:“我家女儿明年出嫁,一分彩礼都不要!”话音落下,场上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会不会只是说说而已?”有人心里嘀咕。今年国庆期间,在众人的关注下,阮先展的女儿阮倩如期出嫁。阮先展兑现承诺,不仅没收一分钱彩礼,还准备了轿车和电器做嫁妆。“彩礼不过是个形式,不该成为负担。只有女儿女婿过得好,我们做父母的脸上才真的有光。”
从首场的“高价彩礼该不该要”,到这次的“彩礼该不该要”,虽然辩题只少了“高价”两个字,可道理却越辩越明朗,风气越辩越清新。正在筹备女儿婚事的玉楼村村民陈小梅坐在人群中,听得分外仔细,心里也拿定了主意:“回去就跟孩子她爸商量,彩礼的事不提了。大家说得对,面子确实不是靠彩礼挣来的,要比就比儿女婚后过得好不好、孝顺不孝顺!”
辩论会每季度办一次,辩题从哪来?镇村干部上门走访征集,让“群众提、群众议、群众辩”。一个个贴近村民生活的问题被摆上辩台,群众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被动改”变成“主动变”,不仅彩礼做“减法”,婚事操办也兴起了“节俭风”。
“我们结婚时,没贴喜字,没办婚礼,特别轻松。”东联镇中心幼儿园老师罗至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7月结婚当天,她和爱人手牵手走进民政局领了结婚证,晚上便装出席,在家门口的一家饭店请双方至亲吃了顿温馨的晚饭,人生大事就算完成了。
“我们把省下的时间和金钱用来规划新家庭的未来,感觉特别踏实。”罗至铭说,她的几个闺蜜对此都动了心,说以后结婚也要这么办。

如今,走进东联镇,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联合村率先把婚丧嫁娶随礼规则写进村规民约——最高300元;永新社区将15户践行新风家庭的事迹制成“光荣榜”,在社区文化广场集中展示宣传;“文明积分”制度让践行新风的家庭既受表彰又能兑换生活用品;镇里自编自演的小品《攀比》,把“文明新风辩论会”搬上义安区春晚舞台,让更多人在笑声中认识高价彩礼和婚事大操大办陋习的危害。今年5月,“文明新风辩论会”文明实践项目荣获第三届“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前沿论坛”特等奖,东联镇也在当月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镇。
“以前比谁家彩礼高,现在都比谁家彩礼少。”看着最近“新风履约榜”上更新的数据,陶红胜满意地说。统计显示,自“文明新风辩论会”开展以来,镇里已有十多户家庭践行或承诺“低彩礼”“零彩礼”,按当地过去10万至20万元的彩礼水平算,累计可节省支出一两百万元。
“有什么事情是一场文明新风辩论会解决不了的?一场没辩明白,那就再来一场,必须给它解决咯!”临近年底,小品《攀比》中的精彩台词又在排练舞台上响起。此时,新一期的辩题也在村民中热烈讨论,大家笑容满面:不怕题难,就怕不辩,只要摆上台面,就能辩个明白!(方盼亮 刘芳)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