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记者 胡昊) “请大家穿好救生衣,不要向湖里扔垃圾,池杉林的几万只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咱们要一起保护好它们的家园。” 近日,记者跟随滁州市人大环保世纪行采访组,来到来安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船工杨有怀熟练地引导游客登上小船,一边解开缆绳,一边叮嘱着游客。随后,他轻巧地跳上船头,驾驶着电动小船向碧波荡漾的池杉林深处驶去。
鸟瞰池杉湖湿地公园。徐艳/摄
今年76 岁的杨有怀,从 2018 年池杉湖有游船开始就当船工,像这样的行程,他每天要带领游客游览穿梭十多趟,旅游高峰期甚至有几十趟。他不仅是船工,更是义务解说员和环保宣传员,和其他船工一起,用行动守护着池杉湖的生态,也见证了这里的环保奇迹。
老船工的 “环保叮嘱”:每趟行程都是一次守护
池杉湖曾是两省 “两不管” 的滩涂,历经改造种植、生态修复,才有了如今的模样。而守护这份美好,成了一代代船工的默契。
在杨有怀驾驶的游船旁,另一条游船上,71 岁的船工张如宝正笑容满面地向游客 “科普”:“大家看林子深处,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还有绿鹭、夜鹭、池鹭,珍贵的白琵鹭、赤麻鸭、青头潜鸭也常来,震旦鸦雀、鸬鹚、大雁、鸳鸯、小天鹅更是咱们的‘老邻居’!” 他手指着池杉林,每一种鸟的习性、出现的季节都如数家珍,“这茂盛的池杉林、芦苇荡,还有库塘湿地,是它们的栖息地、繁育场,咱们轻一点、不扔垃圾,就是给它们留家园。”
船工张如宝自豪地向游客介绍池杉湖生态和各种鸟类。 (视频截图)
像杨有怀、张如宝这样的船工,平日里有六七人,到了假期或旅游高峰,附近的农民会主动来帮忙,船工队伍能达到十几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池杉湖周边,对这片土地有着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如今吃上了 “生态饭”,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他们当船工、参与公园建设时,更自发当起了 “环保讲解员”—— 有人擅长用方言讲池杉林与鸟的故事,有人会手把手教游客辨认鸟类,有人总把 “别踩湿地、别碰草木” 挂在嘴边,各有各的 “绝招”,核心却始终一致:把保护生态的理念,装进每一位游客心里。
从 “护林” 到 “护园”:船工见证的生态蝶变
曾经的池杉湖,也经历过 “砍树卖材” 的波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经多次试验,在水涝严重的低洼浅滩,成功营建池杉林,面积约千余亩,已历经四十年的发育演替。
2005年开始,当地全面实施对池杉湖还湿保护:扩大池杉湖湿地面积,减少人为活动和传统农作物对鸟类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在有关部门和专家团队指导下,对整个园区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生态性修复和保护性开发,包括开垦掘渠,水质修复,池杉补种,基础道路及设施建设,每年投放大量鱼苗保证候鸟及野生水禽的食物供给等。
池杉湖湿地公园。 徐斌/摄
当地坚持保护,村民和有识之士的坚守,再加上国家湿地保护政策和安徽、江苏两省政府扶持,才逐步修复成如今的模样:五万多棵池杉构成独特的 “水上森林”,维管植物 194 种、鱼类 43 种、鸟类 98 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13 种,春有花海、夏有荷田、秋有候鸟、冬有雪杉,成了名副其实的 “人间天堂”。
这一切变化,船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成了他们宣传环保的 “活素材”。杨有怀常跟游客说:“我们在这里活了一辈子,见过这里荒草丛生的样子,也见过树木被砍的可惜,现在好不容易变这么美,不能毁在咱们手里。” 张如宝也总补充:“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生态享福,咱们护好这林子、这鸟,就是给子孙留饭碗。” 他们的话没有华丽辞藻,却带着最朴素的真诚,让许多游客主动收起了零食包装袋,拍照时自觉关掉闪光灯,甚至有人离开后还会分享 “池杉湖环保小贴士”,让保护的力量向外延伸。
“为自己留住蓝天,为子孙留下湿地”—— 环保理念在心中扎根
如今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始终坚持 “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 的原则,累计投资已超 3 亿元,还连续举办了八届池杉湖观鸟周活动,吸引近 20 万人次游客,不仅成了来安县的生态名片,更让 “湿地保护” 的理念被更多人知晓。
“池杉湖这里有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给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给休闲游乐的人们提供了最佳的游乐场所,给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带来了影响,给就业提供了岗位,让我们脱贫摘帽加大了步伐,让更多的人对池杉湖湿地公园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提高了每个公民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杨有怀一边向游客介绍,一边也会念叨:更重要的是“为人类保住了一片蓝天,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湿地”。
池杉林和里面嬉戏的鸟类。吴宗宝/摄
记者了解到,来安县正依托池杉湖的生态资源,挖掘文旅特色,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立志将这里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与文化交流名片。而像杨有怀、张如宝这样的船工们,依然每天驾驶着电动游船穿梭在池杉林里 —— 他们的 “环保经”,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有每一趟行程的叮嘱、每一次对鸟类的介绍、每一个守护的动作。
这份 “环保经”,会继续在池杉湖上传唱,守护着这片蓝天、这片湿地,也守护着 “为自己留蓝天、为子孙留湿地” 的承诺。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