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朱婷婷 吴文文) 清晨的石臼湖波光粼粼,湖畔东湖村的“渔邻友好小站”里,志愿者正忙着给上岸渔民倒热茶、帮游客查询路线——这是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博望社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落地的生动一幕。近年来,马鞍山市博望社区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求,以“服务暖民心”为目标,深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实践,短短一年间,从特色服务阵地“破圈”到多元活动“扎根”,再到精准服务“走心”,让基层治理的“温度”直抵居民心坎。
小站驻渔村,便民服务暖了“渔家心”。“以前头疼脑热得跑好几里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让医生看病,太方便了!”东湖村渔民王大叔拿着刚测好的血压单,笑着为“渔邻友好小站”的义诊活动点赞。这个坐落在东湖渔村中心的小站,一头连着上岸渔民的日常需求,一头接着“天空之境”游客的临时所需,以“邻里和谐、与您友好”为初心,成了村里最热闹的“暖心据点”。
还记得小站刚启动时,博望区人民医院“小红烛”志愿者带着听诊器、血压仪赶来,“一江碧水映初心,义诊温情暖渔家”的横幅一挂,渔民们便围了过来。医生耐心问诊、护士细致科普,连老人看不懂的体检报告,志愿者都逐字逐句解释清楚。而在“擦亮‘天空之境’”护湖行动中,志愿者们戴着手套、拎着垃圾袋,沿着湖岸清理杂物,游客们见了也主动加入,原本散落着塑料瓶的湖滩,很快恢复了水清岸净的模样。
服务送上门,多元活动“圈粉”众居民。“阿姨,陌生链接千万别点,这是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段!”在博望社区的法治讲堂里,区司法局志愿者正用真实案例讲解反诈知识,台下居民听得认真,不时举手提问。这样的场景,在社区每周都能见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把服务“菜单”送到居民身边,从健康科普到安全教育,从环保倡导到暖心帮扶,每一项都精准踩中居民需求。
夏日里,暖新驿站的志愿者顶着烈日,给环卫工人、快递员递上冰镇绿豆汤,“喝口凉的,解解暑!”一句简单的问候,让户外工作者心里暖暖的;幼儿园里,孩子们跟着志愿者一起学习“光盘行动”,用彩笔画下“不浪费粮食”的承诺;小区里,物业和志愿者手把手教居民使用灭火器,“提、拔、握、压”的口诀,让消防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模式焕新力,治理画卷越绘越精彩。“以前搞活动常担心‘不对味’,现在有社工指导、居民提需求,服务越做越顺!”社区负责人感慨道。一年来,博望社区摸索出一套“接地气又专业”的工作法——社区牵头统筹资源,社工负责专业指导,居民参与需求提出,三方合力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精度”。
医院、学校、司法、物业等资源被“拧成一股绳”,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渔邻友好小站”结合东湖村“渔村+景区”的特色,成了社区的“服务名片”;针对特殊群体的“一对一”服务,避免了“大水漫灌”,让每一份关怀都落到实处。前不久,社区还评选出“志愿之星”,表彰那些常来小站帮忙、主动照顾邻里的居民,“要让更多人看到志愿服务的价值,一起加入进来。”
谈及未来,社区负责人充满信心:“接下来要把‘需求—资源—项目’对接做得更细,培养更多本土志愿者,还要拓展亲子服务、老年兴趣班等新内容。”相信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助力下,博望镇的基层治理画卷,会越绘越精彩,让更多居民感受到“住在这儿,真幸福!”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