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怀远县包集镇:“亭”内议 马上办

2025-09-16 15:20:23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王旭东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俞玥 )夏日的潘圩村蝉鸣阵阵,村口的“潘亭”议事亭里却格外热闹。村民们围坐在石桌旁,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村里的大小事务。“以前提意见要跑村委会,现在遛弯时就能把问题解决了。”潘圩村一位村民笑着说道。这座2021年建成的“潘亭”议事亭,俨然成为汇聚民情民意的“新风驿站”,见证了从环境整治到邻里和睦的百余件民生实事,更悄然孕育着乡村文明的点点星火。

闭环机制解难题,三级联动见实效。“垃圾桶太小装不下”“路灯不够亮”“田埂放水起争执”……亭内村书记“奋笔疾书”记录着村民心声。村支书潘凯介绍,通过“收集-解决-反馈-回访”四步闭环机制,结合“党支部牵头+村民代表参与+网格员落实”三级联动模式,实现问题“亭内议、马上办”。去年村民反映夜间出行难,36盏新路灯仅用两周就照亮了全村主干道;面对垃圾外溢的“老大难”,村里不仅更换大容量分类桶,还与环卫公司联动巡查,清运效率提升60%。高效的治理,为文明乡风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秩序保障。

矛盾化解润无声,文明乡风渐养成。在“潘亭”,尖锐的争执常化为平和的协商,成为化解矛盾、滋养文明的“润滑剂”。去年两位村民因田埂放水闹得不可开交,村干部带着土地底根到现场丈量,请来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当“和事佬”,最终在亭内泡上一壶茶,两人在情与理中各退一步,握手言和。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老人赡养矛盾通过家族代表暖心疏导,化干戈为玉帛;宅基地纠纷依托政策法规现场厘清,解心结促和谐……2024年全年成功化解矛盾60件,调解成功率超95%。村民感慨:“吵到亭子里的事,最后都能笑着走出去。”这朴实的评价,正是乡风文明悄然提升的生动注脚。

文明新风拂面来,政策宣讲润心田。“潘亭”不仅是议事解忧的平台,更是弘扬新风、传播文明的“前沿阵地”。每逢节气转换,亭内便支起“政策大讲堂”展板。“医保交了有啥好处?”“小麦赤霉病咋防治?”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引得村民频频点头。尤为可贵的是,这里成为移风易俗的“播种机”。通过持续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殡葬”等主题宣传,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主动降低彩礼标准,为爱“减负”;文明殡葬推行后,村民们操办白事自觉摒弃铺张浪费,节俭新风渐成共识。淳朴友善、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在议事声中、在茶香里,悄然浸润着每位村民的心田。

这座小小议事亭,早已超越“话家常”的休闲功能,蝶变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孵化器”。潘圩村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更在实践中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民主活力与文明动能,成为包集镇以基层善治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的典范。村委最新规划显示,议事议题将从基础设施向产业发展延伸,让“议事亭”进一步升级为“致富策源地”与“文明新风堂”。在潘圩村,基层治理与精神文明创建的“大文章”,正一笔一画地写在百姓纳凉议事、其乐融融的烟火气里,写在日益清朗、向善向美的文明新风中。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