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综合新闻 > 正文

利辛县王人镇:红薯粉条加工忙 拓宽农民致富路

2024-11-28 15:48:3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11月28日,利辛县王人镇五里社区红薯粉条晾晒场上,薯农正抢抓晴好天气晾晒红薯粉条。晒干后订单销往阜阳农贸大市场,丰富了市民“菜篮子”。

连日来,王人镇五里社区居民开启了制作传统手工红薯粉条的热潮。路边、门前、院子里,到处都晾起了晶莹剔透的粉条,一杆杆既筋道又顺滑的红薯粉条整整齐齐挂放,成为乡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9毛多钱一公斤的鲜红薯,打粉后制成粉条可卖到20块钱一公斤,折合成一公斤鲜红薯能卖两块多钱呢。红薯身价相当于翻了一番多,还不愁销路。”薯农周学潘说,他家2024年冬加工的粉条有1000多公斤,出售后可收入2万多元。

入冬以来,王人镇五里社区居民变冬闲为冬忙,采用传统纯手工方法加工制作红薯粉条,预计2024年全村加工粉条可达8万多公斤。连日来,各地客商慕名而来,上门收购粉条,可给村民带来1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王人镇五里社区是当地有名的红薯粉条加工社区,多年来一直从事粉条加工业,产品远销阜阳、合肥等大城市。同时,加工手工粉条至少带动周边5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

粉条产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第三产业,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延伸了红薯种植产业链。近年来,王人镇深耕红薯产业,由各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红薯种、产、销一体结合,解决了农村土地种植收益低、农闲时剩余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如今,小红薯已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薯”。(齐利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