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泾县榔桥镇溪头村:坚定不移走木梳产业强村发展道路

2024-11-15 10:21:3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溪头村地处泾县榔桥镇东部,全村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丘陵地貌明显,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由于人均耕地较少,总体贫困人口比例较大,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从此踏上了艰难的脱贫之路。

认清发展现状,找准合适发展路子。现溪头村于2006年由原周村村、石柜村、溪头村撤并而成,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种植、养殖业收入微薄,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迫于生计选择外出务工、村内木梳产业逐渐兴起,但多数为家庭小作坊式经营,在行业无序竞争中,稍微经营不善就面临倒闭的风险、溪头老街道古民居建筑群风光不再,很多老屋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又缺乏修缮早已破败不堪,此类古民居相比其他地方而言也没有特色优势,商业开发投资价值欠缺,招商引资可行性很小。溪头村两委结合本村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科学研判发展方向,经过综合考量,溪头村决定把发展木梳产业作为突破口,2009年,溪头村组织辖区内大小26家木梳厂成立木梳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扭转“单打独斗”局面,寻求“抱团发展”。

抢抓发展机遇,打造木梳园区经济。2014年溪头村被列为贫困村,到村产业发展政策为诸多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时任村委会书记孙四清和主任余财发敏锐捕捉到发展契机,10年来积极争取贫困和衔接资金合计426万元,在溪头村后山组征地20亩打造木梳产业园区,共新建标准化木梳厂房6栋约3700平方米,吸纳6家木梳龙头企业入驻,既帮助企业解决扩大再生产用房需求、又带动更多脱贫户和闲散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还增加了村集体租金收入。2017年,溪头村集体经济超过20万元,成为出列村,2019年溪头村木梳产业园被评为安徽省“十大产业园区”之一、2022年,溪头村木梳产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也由2014年不足10万元发展到去年超过60万元,十年间实现了翻两番。

积极应对挑战,防范化解市场风险。2010年起,溪头木梳迎来一次发展“窗口期”,木梳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木梳产业行列陆续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发展能手,溪头木梳销售到全国各地乃至欧美国家,榔桥镇“中国木梳之乡”闻名于世。但任何产业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木梳产业也不例外,在历经多次低谷和发展“瓶颈”时,“小小木梳”在木梳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领下化险为夷,面对困境,他们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一是推陈出新,提质增效。摒弃传统的低端木材,引进绿檀、红檀等高档木材作为生产制作原料,在做齿、磨光、打蜡等重点环节进行精细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梳齿圆润、光滑锃亮、清香四溢的高品质木梳瞬间提升视觉和嗅觉冲击力,一经投入市场就供不应求;二是开发新款式,拓宽消费市场。紧盯市场各年龄段和社会阶层消费需求,开发出各种造型别致、规格多元的木梳和“小饰品”,强化“品牌”意识,靓化外形包装,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拓宽消费者群体数量,吸引订单增加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社会效益;三是创新发展,借助网络“东风”,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积极顺应社会发展时代大潮流,打破木梳只能梳头的传统守旧观念,引进新机械新工艺新理念,各种材质、款式的按摩梳应运而生,既能梳头又能保健,利用“电商”“抖音”等网络平台与用户“面对面”交流,既提供质优价廉的批发零售业务,也可以提供“私人订制”个性化服务,迅速打开市场,“小小木梳”又着实“火”了一把。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溪头村将“小木梳”做成“大产业”,成功脱贫摘帽,依托“一村一品”打造木梳产业园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走出了一条适合村情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接下来,溪头村将立足村情实际,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找准木梳产业发展与周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切入点,开发新质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坚定不移走木梳产业强村发展道路。(胡健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