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泾县桃花潭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桃花潭

2024-09-27 08:27:1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近年来,泾县桃花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立足本镇实际,坚持农旅融合优先发展,聚焦富民惠民安民目标,以乡村建设为引领,夯实农业产业基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桃花潭。

坚持高标定位,在产业高质高效上提升层次。桃花潭镇产业发展分为三大模块,全域旅游、包合工业以及农业产业。全域旅游以在创建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桃花潭景区、查济景区为核心,全面铺开项目建设,雪梨园大部分楼栋完成封顶,壹境文化交流中心试营业,桃花潭景区新游客服务中心、桃花源养生中心主体完工,茶马骥、诗情湾、邵氏计时馆、桃冶民宿、中医经方等加快推进。包合工业以金丰矿业、金石矿业等15家矿山、工贸企业为主。坚持擦亮农业产业招牌,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36家、家庭农场169家、种植大户44户、新型经营主体7个。坚持齐抓共管,在农村宜居宜业上下足功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深化“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方向,桃花潭镇大力实施和美乡村民生工程建设,在保留乡村特色基础上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成功申报连虹黄家垅省级美丽乡村,完成查济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双60”任务。常态化开展桃花潭东西两岸、查济景区专项整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常态化开展青弋江禁捕巡查、秸秆禁烧等活动,持续扎牢生态防线,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科学构建,在厚植文明乡风上打造亮点。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桃花潭镇主要是是从三个方面来建设,一是打造文化阵地,全省首个党内政治生活主题体验馆、全县首个泾县家风家训馆以及查济村史馆等文化阵地称为桃花潭的新亮点。二是传承传统文化,2024年成功举办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共有49支队伍、1600人参赛,老木龙的故事通过央视直播全国。三是推动移风易俗,始终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五大功能室志愿服务活动每月开展。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常态化推选十佳文明户、十星清洁户等典型引领新风。

坚持党建引领,在强化乡村治理上筑牢基础。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定期召开“精彩 支书大比武”活动及党纪学习活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社会和舆论监督,市长热线、信箱和人民网留言办结率均达100%。加强作风建设,建立村干部在岗值班、入户走访等制度,坚持重点工作闭环管理和镇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进展通报制度,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建立民呼我为工作机制,实施12345工作包保制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坚持统筹推进,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做足文章。充分整合衔接资金,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1764.55万元、村均126万元,总量全县第一、村均全县第一。2024年实施连虹村茶马踏歌、鸿峨村农产品加工、龙潭村雄龙坑茶旅融合项目,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77万元。同时,举办自行车赛、龙舟赛等活动,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仅端午节期间龙舟赛、龙舟音乐趴、电竞比赛、龙舟巡游等多项体验配套活动,带动宣城假期旅游订单增长32%。(戈树霞)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