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各级关于2024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相关要求,宁国市8月29日召开全市动员部署大会以来,市乡村组四级联动,坚持“培训不漏一人、排查不落一户”原则,确保集中排查工作走深走实。
注重基层网格作用。宁国市把发挥村组网格“神经末梢”作用作为落实落细集中排查成效的具体抓手。竹峰街道共申领27个排查员账号,为减轻村级压力,提高系统排查的精准率,优先设置联村干部为排查员,入户时要求联村干部、村干部、网格员共同入户,对各村进行地毯式走访排查和政策宣传,详细了解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支出状况、“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情况,并认真填写排查系统,做到排查走访全覆盖,定制500个“明白纸”帆布袋,将申报政策和二维码印在两侧,方便重点人群随时知晓最新政策。该市统一制作监测户户牌,为防止一户一码隐私泄露,要求户牌放在监测户室内,户牌包函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帮扶联系卡、已消除风险的月监测表、监测对象政策及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统计表、政策宣传汇编、其他临时材料等五项内容。
注重工作专班作用。该市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和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组、宣传教育组、督查督办组,分别由市乡村振兴、住建、教体、医保、水利、宣传和市委督查室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任主任(组长)、副主任(副组长),建立了季调度、月分析、周通报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有力推动工作。
注重部门联动作用。宁国市乡村振兴局根据集中排查要求,立即与民政、残联、医保、教体等部门对接,掌握近两年大病预警、新增低保(特困)及残疾,教育资助人员等名单,整理下发至各乡镇街道。各村根据名单,结合日常掌握情况,形成重点人群名单,村两委成员带队上户,填写《宁国市2024年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重点人群台账》,确保排查成效。如:云梯畲族乡为做好入户排查准备,印制农户各项转移性收入清册,由乡财政所根据名单提供财政补贴农户资金明白卡,便于入户排查精准掌握重点人群收入情况。
注重帮扶机制作用。建立“市领导包乡联户、市直单位包村、机关干部包户”的帮扶工作机制,确保村村有结对、户户有帮扶。结对帮扶干部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要求,结合监测户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加强跟踪帮扶,推进帮扶措施落实,确保结对帮扶监测户风险消除,收入稳定。根据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要求,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及时调整监测户结对帮扶市直单位和责任人,确保联系帮扶不断档,不踏空,周期性较长的相关帮扶政策持续得以落实。确保应纳尽纳,避免出现“应纳未纳”“体外循环”问题,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注重督导监督作用。为有力推进2024年度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走深走实,该市成立了集中排查工作督导组,由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及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督导组下设 3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 2名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组成。重点对监测对象确定纳入工作逐乡镇进行周密部署和精准指导。各督导工作组切实履行责任,对本组督查指导工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负责,对发现问题,及时梳理汇总,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形成督导提示单,下发至乡镇街道,乡、村两级能立即整改的问题要立行立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限期整改。督导工作组全程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村入户,坚决防止增加基层负担,确保督导纪律严肃性。
注重线上宣传作用。宁国市乡村振兴局会同“三保障一安全”、兜底保障、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宁国市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汇编》。结合集中排查,入户干部将宣传政策汇编“带入”每个农户家中,同时利用镇村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真正将各项政策“送到家中”。下一步,该市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开展“面对面”宣传,结合日常走访工作,组织各地采取上门宣传、悬挂横幅等方式,着力扩大宣传覆盖面。
注重机制创新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宁国市乡村振兴网格员考评奖补办法》《宁国市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大专项行动”方案》《市领导联系乡镇(街道)推进乡村振兴及结对帮扶防返贫监测户实施方案》等文件,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对致贫趋势进行预警和提前干预,及时跟进落实有针对性帮扶措施,为激发基层网格员工作热情,落实发放网格员误工补贴制度。制定印发了《宁国市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方案》文件,该市对历次考核结果总结提炼科学运用,创新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季度考核评估工作机制,积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同时利用召开2024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部署会暨巩固脱贫成果重点工作调度会的契机对集中排查及相关业务进行培训,并组织对全市乡村两级干部进行“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有效激发广大干部内生工作新动力、干事新活力。(袁继鑫 )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