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店,提起“马永新”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退休前,他当过农技站长、科协副会长,被人们称为“庄稼医生”,是“五老”队伍中地地道道的农业“土专家”。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办“农业植保协会”,为农民送去技术指导和专业服务。
在农业科技示范园,他是名副其实的“老专家”。开展水稻机械化育秧、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示范、小麦机旋耕、空白田机械深翻、大型机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无人机飞防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他对指导周边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做出了大量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高度肯定,获得过国家和省市县诸多荣誉及奖励,如中科协、财政部授予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省农委授予的“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省科协授予的“全省农技协工作先进个人”、省农委、省财政厅、省农机局授予的“全省粮食生产大户”、市科协授予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先进个人”、市组织部、市农委授予的“合肥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等。
(图为马永新指导农户使用无人机作业)
在周边的群众心中,他是“爱心助农大使”。他带领团队自发开展农业产业帮扶结对,为帮扶对象无偿提供鸡、鹅、鸭苗和优质的蔬菜种子,并定期上门走访调查,商讨制定致富的措施和方法。每逢春节,他坚持对部分村(社区)的困难户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先后自费为东南村、劳光社区、油坊村、苏小社区、严店社区、三元村的72户困难户送出慰问金和物资共计10万元,帮助结对帮扶户年增收3000至50000元。
在每年的全国科普日期间,他又化身“科普宣讲员”。走进社区、街道进行农业科普讲座,时常是场场爆满,请教求助的群众络绎不绝。此外,田间、地头更是马永新农业科普知识的大讲堂。农技科普取得良好效果,受益群众交口称赞,帮助周边12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社会各界纷纷好评,感谢他的经验和热心。
(图为马永新为种植大户开展农业科技讲座)
在严店植保协会党支部,他的身份转变为一名“老书记”。他常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要身体能干动,就要继续奋斗在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第一线。在“清明节”“七一”和“国庆节”等重要时节,马永新带领党支部全体党员和社区的关工“五老”团队,先后到皖南事变旧址、革命老区金寨、渡江战役旧址、巢湖三大将军故居、淮南大通“万人坑”及本县烈士陵园和刘铭传故居等红色革命基地学习培训、赓续红色基因。
(图为马永新组织支部党员赴庐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农业新政策的学习上,他化身“小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干了一辈子农业,如今,年近七旬的马永新仍然不断深入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宣传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在他的书案上,长年放着农业、乡村振兴的书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他对农业发展的思考和感悟。
身份多变,初心不改,这便是马永新。他是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的“老专家”,是传递爱心的“助农大使”,是党支部中的“老书记”,也是学习农业政策的“小学生”。在不同角色中展现着同样的担当,为助力家乡的农业产业振兴发挥着自已的余热。(郑山林)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