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湖县大石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地域文化优势,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坚持校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确保青少年在全方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组织体系。深入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要建立关工组织”要求,以创建“五好”关工委为抓手,推进村关工委、村民小组关工小组建设,重点抓好村关工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按照“八必有”要求,融合相关相近内容,建设好村级标准化“五老工作室”,探索乡、村有人驻会或轮流值班制度。优化“五老”结构。加强日常管理,建立驻会“五老”联系村或分片制度,积极动员一批具有理论水平和奉献精神的老党员、老战士、老干部充实到“五老”队伍,汇集“五老”志愿者骨干105人。启动“最美五老”评选活动,深入挖掘事迹感人、精神可贵、影响广泛的“五老”先进典型。举办“五老”座谈会,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关工骨干到关工工作先进乡镇、单位开展“互学交流”取经活动或邀请先进乡镇、单位到大石开展业务交流及讲座。形成工作合力。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抓好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协调团委、妇联等部门,建好“党建+关建”大联盟,开展“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我爱祖国·强国有我”主题教育、防溺水宣传、消防演练、禁毒防骗、义务植树等活动6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1000余人次。
发扬调研精神,实施精准帮扶。发扬调研精神。落实“新春进千委·三级下基层”和“百委进百村·共同庆六一”活动,在学思践悟中深化理解,探索加强“三基”建设的办法和路径。抓准、抓实、抓细 “一对一”结对连心帮扶帮教工作,做到情况准、措施细、帮扶帮教实。发挥“联”的优势。组织和动员综合文化站、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等乡直单位加入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青少年的队伍中,组建“1+1+N”关爱志愿队伍,促进各项关爱未成年工作落到实处。以村、组或学校为单位,开展“五助”和帮教活动,摸排困境青少年,同时引导更多的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为困境青少年献爱心,奖优助学。目前,大石乡已走访慰问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00余人次,送去文具、跳绳和保温杯等学习及生活用品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筹资助学困难学生20余人。
加强红色教育,创造大石特色。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严格落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10余次,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利用学雷锋月、清明节,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青少年学生祭英烈、缅忠魂、砺初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深化拓展“中华魂”读书、讲好“毛泽东故事”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利用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广场、抗日英烈园陈列馆、渡江战役纪念广场等近10处红色教育场所,组织来自10多个中小学的500余名学生参观学习。
下一步,大石乡将持续聚焦关心下一代工作,把“五教五助”当作主业主责,力争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上有新突破,在建强建实基层关工组织上有新举措,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有新贡献。(王方芳)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