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方法,六安市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于服务居民,完善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新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创新了“1340”工作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进步。
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清水河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在清水河街道党工委的督促下贯彻落实“一抓实,两促进”相关内容,不断完善小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理念,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不断夯实党建引领力,着力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全覆盖、无死角,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促进社区工作力量深入网格、深入小区、深入楼栋。目前,清水河社区下辖4个党支部,均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定期参加街道组织的“小区党支部训练营”培训,全面提升能力服务水平,发挥红色阵地作用。
三项工作机制围绕社区治理。共同参与治理机制。为积极搭建居民自治平台,实现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议,社区在清水河畔小区和万兴九州府小区分别修建了“业主议事亭”,引导居民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商议事制度,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共同参与协商议事,今年解决了小区物业纠纷、环境整治、停车规划、广场舞噪音扰民等居民们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30余件,有效提高社区事务自治能力。基本生活保障机制。 清水河社区实实在在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家事、大事来抓。守初心就要从民生“小事”做起;担使命就要把民生“小事”做实做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倾注更多的关爱,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普惠众泽之事,多做补短板、促均衡、兜底线之事,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把“民生清单”变为百姓的“幸福清单”。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各项制度抓实抓细,不能三分热度,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想问题、作决策从百姓角度出发,民生的幸福底色才能清晰明朗。
四个贴心“小家”提升幸福感。一是维护稳定,建“安心”小家。社区把综治维稳工作当成常态化工作来抓,做好服务事项,注重细节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居民安全感满意度。二是搭建平台,建“惠心”小家。清水河社区积极宣传社区快聘,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就业难题;联合共建单位定期开展义诊、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等活动;定期摸排困难群体入户走访慰问。三是志愿服务,建“童心”小家。清水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建培育“儿童俱乐部”等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展移风易俗、儿童托管、素质拓展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截至目前,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儿童俱乐部已有100余名成员,开展“我是小小老师”活动10余场,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定制活动内容清单,聚焦家校共育、家社合育、家风培育,助力共建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四是邻里和谐,建“舒心”小家。为融洽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向纵深发展,清水河社区通过创建和谐家园、培育兴趣组织、展示邻里形象等方式,大力弘扬“睦邻、互帮、和谐、关怀”的邻里价值观。积极开展迎春书法、文艺表演、安全消防和移风易俗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起邻里相识、相知、相亲的平台;组织开展了“文明在楼道”活动,让邻里间和谐共处。
零投诉,清水河社区的脉搏始终为居民跳动。清水河畔一期、清水河畔二期、皖西蔬菜批发大市场都是回迁安置小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老旧,之前经常有居民投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解决好群众的诉求,清水河社区积极践行金安区“创建为民—您有呼,我速应”工作要求,将小区内闲置房改造为“网格员之间”“邻管家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等多个功能集合于一身的便民服务点,收集居民诉求,及时解决问题,截止到目前,居民的诉求基本得到解决,并且随着物业、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投诉也越来越少,其中皖西蔬菜批发大市场小区连续四个月零投诉,社区将继续保持并将零投诉作为社区治理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处理好,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利民的事更利民,便民的事更便民,惠民的事更惠民,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邓旭)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