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祥操纵制茶机器 王佳睿 /摄)
安徽财经网讯: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山岚连绵,高低重迭。在泾县茂林镇的群山之间,半山云茶厂静谧地伫立,每日迎接着新鲜茶叶的到来,而李明祥则是这里不可或缺的守望者。夜深人静时,他与茶香为伴,倾听机器的低吟,用双手揉捻出时光的味道。四月茶季,家家户户忙于采茶,半山云成为这翠绿宝藏的归宿,而李明祥则在其中,默默书写着自己与茶的故事。
寂静深夜中的不懈坚守
行路蜿蜒,山高林深,看到茂林镇南容村的标识顺路而上,半山云茶厂就坐落在半山之间。走进其中,清甜伴苦的茗香沁人心扉,与之一起传来的是机器运作的隆隆声。
杀青、理条、烘干......半山云制茶厂每日循环往复这些工作。
李明祥,半山云茶厂制茶工人,年过六十的他坚守在此岗位上已有七八年之久。他穿梭在各个机器之间,作为这些钢铁工人的审查者,监管一批又一批的茶叶被送进滚筒,经由运输带输送,飘出真正的盎然茗馥。
四月是茶叶的季节,在这个雨量丰富,温度适宜的季节里,茂林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地进行采茶工作。
茶农白天采茶,茶厂晚上加工,为了保证茶叶的新鲜与品质,当天送到的茶叶必须一天内全部处理完毕。李明祥的工作一般在下午两点至三点开始,隔天的七八点甚至九十点结束。
“除了自己家里喝的,我们一整个茂林镇采的茶叶几乎都送到这里。”李明祥说,半山云茶厂是镇里茶叶的集中地,尽管机器的处理效率是一小时一百斤,但因为送来的茶叶量实在太大,这项细致又繁琐的工作会持续十七八个小时。
在人们都闻着茶香酣睡的夜晚,李明祥要守在厂里,在各个机器之间来回走动,高度集中注意力,操纵机器,检查状态,不断调整以精确温度,“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李明祥笑着说:“工作量太大,机器几年就换一次。”连机器都要累倒的工作,他却十年如一日。
长夜漫漫,在无数个制茶的夜晚中,陪伴李明祥的只有轰鸣的机器和这一缕茶香,从月上枝梢到斗转参横。工厂里的桌子上摆着一副碗筷,偶尔在工作的间隙中,会有一份夜宵慰藉深夜的劳碌。从他手中揉捻过的茶叶最终会冲进一壶滚烫的水中,在氤氲而起的湿热的水汽里,流做一股甘醇清美的茶。
温湿度下的经验智慧
泾县茂林温和多雨,土壤呈弱酸碱性,优越的自然条件滋养出了嫩香醇厚的茶中精品,是真正与山做伴,与云为友的有机茶,但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仅靠优秀的生长环境是无法破圈的。
“机器制茶是市场的需要。”2002年半山云茶厂成立,李明祥来之前还有一位翟老师傅,那时还是纯手工制茶,后来老师傅退休,李明祥经老板章吴林的介绍,接替翟师傅的工作,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厂里也开始引进机器制茶。
操作机器不难,但是利用机器炒出一罐好茶却并不简单。每日每批送来的茶叶,因为晴雨天等种种原因,它们的湿度温度也各不相同,而制茶却又要求对温湿度的精确把握,“头两锅必须把数据调好。”其实不仅是头两锅,机器运行时,经由每道工序,李明祥都得一遍遍检查,保证当前的温度是正确的,合适的。
“市场需要什么茶叶,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半山云茶厂还会根据大众的喜好,对工人进行相关茶叶制作的培训,“红茶比较好销。”半山云注册的另一商标“濂坑杆尖”便是红茶,不同茶种、相同茶种的不同条件,都对机器的运作提出了高要求。
“我也是边学边搞,研究摸索嘛。”李明祥说温湿度的把控需要丰富的经验,而长时间与茶打交道的日子已经让他成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老手。“生产的量太大了,明年预计会再引进两台机器。”李明祥操着一口乡音,现代化的智能机器如今却能运用自如,从不出错。
茂林兰香因为有机器制茶的加持,保留茶叶原香的同时口感也更为可控,变得更为醇香耐冲。
半山云茶厂相较之前,生产效率更高,产量更大,价格更实惠,全套机械化,保障茶叶高品质、标准化、规模化,制茶全程不落地,也更加干净卫生。公司现也建立了三个“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即“统一加工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经营理念”。
“其他的有些茶也很好,但是没有我们这个好喝。”李明祥谈及此很骄傲,茂林兰香之香:“尝一口就知道了。”
一盏香茗中的清甜岁月
谈起每年在茶厂昼夜颠倒这一个茶季,比起一份工作,李明祥更愿称之为一种情怀,一种热爱。在一年的其他时间里,为了生机,李明祥也会在外务工,但每逢四月,他必然会放下手里的活计如期而至。
“个人来说我也爱好这个茶叶,喜欢这个行业,不然我出去打工不好吗?”制茶从来不是他的必选项,但他却从未想过排除。在这片茶园遍布的土地上,茶叶似乎是每个茂林人心中的关于家乡的母题,每年四月,家家户户采茶,从小到老,从男到女,或专业或休闲,为了生计、为了娱乐、或许仅仅是为了一种延续不断的传统。李明祥也不例外,采茶季,他的妻子、女儿也会帮忙采茶,而他则在夜阑人静时坚守在叶片之前,看他们从嫩绿到黄绿,饱满到扁平。这种坚守,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心灵的沉淀、家乡的回归。
李明祥说,他今年六十岁,可能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闲下来有时也会泡一壶茶,经他之手的茶叶最终冲作的这杯茶,浓缩了岁月厚度的醇香,酝酿出茶情深切的回甘。
一盏香茗,缕缕清甜。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学 2班 何晓微)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