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是党的执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青年干部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于年轻干部而言,乡镇是“练兵场”“大熔炉”,是丰富阅历,增强本领的真阵地和沃土。年轻干部深入一线、贴近群众,赓续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更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责任,坚定初心,砥砺前行。
在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基层,年轻干部能够接触到最真实、最朴素的人民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通过与群众的交流,年轻干部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实,增强自己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这种与群众的直接接触,是年轻干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农民群众是我们的基本群众,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他们朴实善良的民风,都值得我们学习。”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常走乡村小路,常睡农家土炕,常吃农家饭菜,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当好政策的宣传者,脚踏实地地当好政策的落实者,真正做到群众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与办公室中的理论研究不同,基层工作充满了实际操作的挑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我们基层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乡镇条件相对艰苦,情况较为复杂,工作多以千头万绪、包罗万象的杂事、小事为主,也是贴近群众的最前沿,干群互动的主阵地。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学习、静下心来思考、稳下心来干事,踏踏实实地多向实践和群众学习,务实担当沉淀厚蓄,就一定能够得到认可。干事创业没有休止符,年轻干部既要保持朝夕必争、斗志昂扬的干劲和韧劲,还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淡定自若,这样才能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胸怀“国之大者”,心念“民之小事”,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方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逆境中磨砺坚强意志。基层工作往往条件艰苦、任务繁重,需要年轻干部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一些年轻干部是典型的“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或多或少存在着缺乏对民情的了解,缺乏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有时处理问题思路不够清晰,开展工作比较被动,也很容易出错,有时还抗压能力比较差,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搞不定,一来二去就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要摆正心态,多一些韧劲,主动接受重要岗位的磨练,敢接多接一些“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苦水里泡一泡,在柴火上烤一烤,真正洗去娇气、褪去书生气。尝过各种酸甜苦辣才能成长,在风雨中磨砺,在实践中摔打,遇到挫折才能撑住、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住。年轻干部只有永葆“舍我其谁”的闯劲,才能做好事、做成事。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读懂基层这部厚重的“无字之书”,是每名年轻干部都应做好的必答题。愿广大有志于筑梦基层的青年人在希望的田野上以汗水换来实绩,用拼搏创造未来,在服务基层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跃升。(朱妍韬)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