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的那张照片不是父亲而是我。”这是在为革命烈士王亚箴画像时,女儿王雪青的描述。近日,我有幸通过“百部精品微党课进基层”了解到“女代父照”和黑白素描“恢复”烈士容颜的故事,短片从故事入口,讲述了在革命历史长河中,无数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却未曾留下一张自己的相片,还有很多人连名字也未能留下。《不能忘却的容颜》是凭着回忆的画面去拼凑、修复出来的。
赓续英雄“石可破而不可夺坚,丹可磨而不可夺赤”之志,谱写“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华章”。短片中的王亚箴烈士2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43岁英勇牺牲。他将青春最美好的20年全部献给党,抗战期间,他担任五河县县长,面对敌人的劝降,他怀有最坚定的信念,断然拒绝,“共产党员不怕死,怕死就不革命”。在革命斗争中,一个个如王亚箴一样的烈士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勇往直前、殚精竭虑,坚信革命终将胜利。孙中山先生曾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学习先烈,坚信无论目标如何遥远、路途多么艰辛,只要有勇气,有信念,我们一定能冲破重重阻碍。
赓续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之志,谱写“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华章”。短片中第二个主人公周道雄,泗宿县金锁区区长,在一场突围激战中壮烈牺牲,遗体头颅被悬挂在城墙上,十分惨烈,时年仅27岁。他多次为掌握敌情,不顾个人安危,单身深入边缘区。他曾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单身入虎穴,虽有危险,但容易麻痹敌人,又便于活动,更重要的是有广大群众的掩护啊。”从抗战烽火到逆境突围,无数先烈抱着虽死犹荣的精神,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他们的身上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永存。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缅怀先烈,练就一身真本领,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关键时刻顶得住,成为可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赓续英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之志,谱写“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华章”。时任五河县县长的王亚箴烈士,有条件照相却没留下一张照片。他始终将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县里给群众发放过冬棉衣,他没想着给自己留下一件,多次冻僵在厕所;家里断炊,正逢县里发放救济粮,县妇救会特批送了40斤麦子来,被王亚箴严词拒绝并退回,“共产党干部哪能特殊,我是县长,职务越高越要以身作则。”先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伟大的奉献精神,用一生的甘于奉献谱写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诗篇。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敬畏先烈,做好新时代“好公仆”,以人民期盼为念,力倾为民,默默奉献,从“小我”到“大我”,成就事业,抵达崇高的精神境界。
视频结束,“截至目前,仍有大量无名烈士,在继续核实中,他们生前没有留下相片,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却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丰碑。”今天,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复原的不仅他们的样貌,更多的是回顾那段充满鲜血和牺牲的历史,感悟他们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为国为民的情怀,新时代的我们更要赓续英雄之志,谱写新时代伟大华章。(谢玉瑞)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