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面对污水横流、鱼虾绝迹的筼筜湖,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开展筼筜湖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深学笃行“厦门实践”中解锁生态文明密码。
感悟“人民至上”,以美丽生态环境回应美好生活期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筼筜湖综合治理是对市民群众“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强烈呼声诉求的真切倾听和积极回应。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人民主体地位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将人民主体观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重视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感悟“人民至上”的生态文明密码,始终将目光聚焦在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上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当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践行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生态利益,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把握“问题导向”,以高水平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筼筜湖综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被污染的水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污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开展治理,实现了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当前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务实担当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抓实、抓细、抓好生态环保领域各项工作,对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起底清仓”,做到咬住问题不放松,坚持原则动真格,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啃下“硬骨头”,不做“稻草人”。
强化“系统观念”,以一盘棋思维推进一体化保护。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筼筜湖综合治理20字方针注重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系统观和整体观,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别于许多其他国家的一大特点。山水相连、林草相伴、田土相依,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环境治理从来不是某一处的单方面问题,只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各区域联合协调,构建保护大格局,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系统观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坚持既抓全面治理,又抓重点工程,既要自身践行,又聚群众合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答好绿水青山“生态卷”。(曹凤禧)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