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埇桥区坚持应救尽救原则,真诚帮扶残疾人家庭,用精准对接服务圆残疾人“康复梦”,入学梦,就业梦。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拇指姑娘》,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要懂得珍惜爱我们的人和在乎我们的人。”正在给孩子上课的是宿州市特教中心“天之翼”志愿服务队的教师,自2015年以来,“助残圆梦”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项目已经深入全区 36 个镇街,为重度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语言交流、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特长培养等服务让特殊儿童享有了公平高质量教育,帮助他们找回生活信心。
家长许永平告诉记者:“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用爱心和耐心为我们家小朋友带来了希望,不仅教会孩子许多知识,还让我们学会如何在家进行康复训练,现在孩子已经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天之翼”志愿服务队还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 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近年来,志愿者已开展服务 5000 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万余小时。
宿州特教中心教师吴莉告诉记者:“我们教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除了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耐心爱心,以及敢于打持久战的恒心和毅力。”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宣传中心主任李长青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我校组织了一批敬业,乐于奉献的老师志愿服务队,以送教上门的方式开展教学,目前我们成立了10个送教小组,今年共为158个家庭开展了送教上门工作,努力让每一位特殊儿童享受教育的权利、享受特别的爱,真正做到‘一个也不能少’。”
今年全区儿童康复救助任务数为491名,救助埇桥区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智力、肢体、语言和孤独症等儿童数为966名,在训儿童934 名。完成任务数的190.22%。
针对全年龄段系统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埇桥区还推出了“互联网+康复”服务,残疾人居家可以阅读康复政策,在线提出服务申请,选择服务机构,免除了线下办理申请服务的奔波。
今年9月份,区残联康复机构医师李程程前往康复用户杨云(化名)的家中进行了康复指导。2年前,不到40岁的杨云遭遇脑卒中,在康复中心接受3个月的训练后,便在家自主开展康复训练。经过9个月过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他能够居家康复,得益于埇桥区残联引进的“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利用“慧动康”微信小程序,不仅仅有针对坐转站、卧转坐、上肢、手部等方面的针对性康复视频,还有视频上传“AI评估”功能,能够根据患者的视频状态主动生成评估报告,从而让康复更具针对性。
记者了解到,“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还有远程医疗等技术,为脑卒中和肢体障碍患者提供远程的康复指导,将医院里的康复治疗技术运用到家里来。
目前实施的“互联网+”不仅有专业的康复师进行上门服务,还有专家在线支持,全区共有1000余人完成“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项目的建档,并且已经有800多人参与到项目的康复治疗之中。
明年,埇桥区将继续加强对康复机构的考核和监管,监督机构康复训练实名制训练情况,继续实施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区级兜底救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持续开展精准康复服务,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让更多的残疾群众圆健康梦。(陆明 郭一鹏)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