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市退役军人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顺利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档升级,努力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
聚焦体系建设夯基础
按照“三化”“五优”标准,紧扣“硬件有标杆,软件有特色”的定位,在全县15镇(园区)175个村(居)多举措建设全省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尽心打造基础设施达标、制度流程完善、服务管理规范的镇村两级基层服务站,积极营造崇军拥军浓厚氛围,实现基层服务站(中心)从“有形”到“有效”转变,队伍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提升。其中砀城镇朝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各项服务功能,使用面积达600平米,成为服务周边1000余名退役军人的“老兵之家”,成为全省全市的先进典型。蚌埠禹会区、亳州市涡阳县、山东聊城等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到砀观摩学习砀山“三化”相关做法和经验。
聚焦优抚优待强服务
为大力做好“暖心解难”民生实事工作,下发工作文件指导精心摸排重病、重灾、特困、突发事件等五类人员,为导致生活严重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建立台账进行精准救助。统筹砀山县退役军人“暖心关爱资金”、市崇军关爱基金、县级专项资金等多项资金,助力困难帮扶提质增效。全县民生实事救助优抚对象347人,资金26万元。2024年“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优抚对象1876人次。公开公正选岗,安置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9名安排工作士官满意率达100%,排查出有就业意向退役军人210人,联合人社就业部门开展4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8人次。45人报名参加技能培训,报名人数和参训人数均已达到年度培训目标任务数。105名退役士兵参加适应性培训,就业创业取得新成效。
聚焦双拥创建促融合
拓展退役军人优待事项。全县共568家单位加入社会化拥军联盟,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质、优待服务。拓展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在砀山县的使用场景、扩大了优待证使用范围。
激发社会面崇军力度。强化“政银共建”融合。与砀山农商银行等金融部门联合推出“拥军优贷”系列金融产品,为56名退役军人提供了2300余万的创业贷款。在全市率先完成公交车语音播报“老兵您好、欢迎乘车”任务,覆盖全县70余辆公交车辆,让老兵刷卡乘车时备受尊崇感和荣誉感。
持续深化双拥共建。积极开展拥军惠军活动。在砀山二中开展了“分享功臣荣光,坚定从军志向”为功臣军属集中送喜报仪式活动。今年以来,为陈怀壮等3人送达二等功喜报,为4人送达三级表彰喜报,为56人送达三等功喜报;为21名现役军人解决子女入学问题。6月3日上午,相关劳模、职工代表、军嫂代表、功臣亲属代表等人员共同参加在砀城镇朝阳社区举办的“军民同乐话端午,鱼水情深双拥浓”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军民互动交流。8月1日中午,“军民共建 鱼水情深”庆“八一”文艺演出活动走进砀山县武警中队,美术馆还现场开展了书画进军营活动,通过非遗唢呐吹起来,四平调唱起来,军歌嘹亮响起来,军民共建乐起来,同心共筑强军梦,携手共谱拥军情。8月22日中午,“文艺演出进军营 军民共建鱼水情”活动走进砀山县黄河故道驻训部队进行慰问,携手共谱拥军情。
聚焦红色传承筑根基
守护“红色根脉”,烈士褒扬工作成效显著。砀山县烈士陵园获得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委第三批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9月27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在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倡导社会各界自发前往烈士纪念设施开展祭扫、献花等缅怀英烈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全年参加活动达3万余人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蔚然成风。砀山县烈士纪念馆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烈士纪念馆陈展资金。
不断扩大“红色文化进校园 退役军人展风采”活动的影响力、感染力、传播力,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砀山县教育局联合打造宣讲团,精心选定宣讲人员和宣讲内容,为校园注入红色基因,全方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红色精神、文明新风、榜样力量等内容走进校园,学习红色历史,铸造红色灵魂,凝聚起全县全社会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张建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