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农闲的时候,我就在家门口修路建下水道,干一天150元,也能照顾家人,赚钱、照顾家、种地、建村庄‘四不误’。这‘以工代振’政策就是好啊,不仅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还是为我们自己修路建下水道,自己不仅跟着干活还跟着监督工程质量,干得更有劲了。”说起村里的以工代赈项目,宿州市砀山县官庄坝镇龙潭村徐先进老爷子激情澎湃、脸上笑开了花、心里美滋滋的。
说起以工代赈的好处,官庄坝镇龙潭村党总支书记徐东庆感触颇深。“项目所在的村子整体地势呈‘地锅’形,四周高、中间低,每年村庄都会内涝,最低的地方就像‘锅底’能养鱼,我们村就组织村干部连天加夜往外抽水,雨多的时候夏天抽水基本没停过。项目建成后,村庄内涝问题解决了,村庄基础设施完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了,并且对合理使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另外除了全村的老百姓受益,务工的群众又多了一份收入。”
今年以来,官庄坝镇结合实际,按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劳务报酬+公益岗位”的以工代赈模式,在刘楼村、龙潭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项目总投资272万元,包括新建村道、修建下水道等。“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改造了村居风貌、整治了人居环境、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并且广泛吸纳农村监测对象、脱贫群众等低收入群体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为当地低收入群众提供就业增收机会,提高了低收入群众的劳动技能,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激发了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官庄坝镇“以工代赈”项目已培训了泥瓦工、钢筋工、木工等工人84人,已发放劳务报酬81.11万元,带动71名当地群众就业,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护,切实发挥项目改善民生、扩宽就业、促进增收等多重功能,带动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促进项目实施与群众发展的“双向奔富”。(曹亚如)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