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砀山县李庄镇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结合实际,守底线、争进位、求突破,奋力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推动乡村绽新颜、群众“幸福指数”双提升。
“党建引领”扩大“生态圈”,干群携手为“农村环境宜居宜业”守底色。以“党建引领”筑牢“组织堡垒”,严格落实包保工作责任制,精准划分四级网格,探索形成“镇村联动”“点线面结合”整治模式。以美丽乡村、和美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将环境整治“五清一改”与文明创建、美丽乡村、环保督察等工作有机结合,推动乡村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垃圾分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污染防治攻坚战节节胜利。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清理,各自然村按照逐“米”推进原则,一米一米地干、一米一米地清,推动村庄治理、国省县道绿化种植、村室整洁、坑塘改造、庭院经济、公厕卫生全面提升,促进人居环境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庭院经济”吹响“共富号”,因村施策为“产业兴旺高质高效”添喜色。李庄镇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推动“农家庭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解锁庭院经济的“N种打开方式”。“庭院+研学”,依托自家小院,打造省级非遗“蓝印花布”工作室,集体验、教学、展示、销售于一体,接待高校学生暑期非遗研学体验10余次,以“小庭院”共富新场景点燃共富新引擎。“庭院+多肉”,利用200㎡的闲置院落,种植了40多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依托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势,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近4亩,培育多肉盆栽2万余盆,进一步拓宽了乡村振兴渠道。
“乡村曲艺”弹奏“文化曲”,共创共享为“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增亮色。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对乡村文化的新要求、新期待,李庄镇以乡村曲艺元素为抓手,依托综合文化站(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打造“曲艺下午茶”活动品牌,提供开放“自助式”的文化文艺服务。戏曲志愿者围绕基层人基层事,创作了曲剧《垃圾分类》、鼓子曲版《亲邻文明新风尚》等一批有温度、有共鸣的戏曲作品。将老百姓爱听的理、老百姓关切的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讲、评、帮、乐、庆”等方式,与乡村文化、民俗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村庄更美、产业更兴、乡风更文明,加速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李庄样板”。(刘馨)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