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高位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认真开展农村人口集中排查大走访行动,该市防返贫监测帮扶坚持“三度工作法”,确保政策落实有尺度、工作开展有力度、监测帮扶有温度,永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致贫底线。
政策落实有尺度。今年以来,为有效推进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宁国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要求“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及相关部门切实扛起职能部门政治责任,建章立制,用足用活各级政策,要以有力举措,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增效,确保全市186户434名监测对象家庭收入稳中有升。该市先后制发《宁国市 2024 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大专项行动”方案》(宁农组发〔2024〕8 号)、《宁国市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方案》(宁农发〔2024〕9 号)等文件。分层分类开设专项业务培训班,提升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健全农村地区常态化排查机制,结合农村困难群众走访行动,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进行入户走访,责任到人,每个乡、村干部包保联系5-10户困难农户,实行“双月访”,定期汇总走访情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对基层业务指导、指标调度、数据通报,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建章立制,确保各级落实帮扶政策时有依据有尺度。
“真想不到,政府不仅给我安排了村里保洁员,现在还帮忙联系企业修边,让我也变成月薪族了,真的是太感谢了。”近日,宁国市甲路镇甲路村监测户邱某高兴地说。今年5月,该镇帮扶人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邱某还想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里修边来增加收入后,积极对接联系到市内爱心企业宁国市硕辰橡塑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修边工作。据悉,现在邱某保洁员工资和修边收入每月近3000元。
工作开展有力度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帮扶工作力度,该市印发《宁国市“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实施方案》(宁农〔2024〕142号)文件,确保了该市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系统注册正式学籍正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监测户子女在校学生也可“雨露均沾”,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每年分春季学期、秋季学期通过惠民“一卡通”发放到户,每生每学期1500元。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重要指示精神,更大力度组织该市民营企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该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取得更大进展,发挥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扎实开展好“万企兴万村”行动,印发了《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宁联〔2024〕13号)、《关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做好“万企兴万村”行动宣传发动工作的通知》(宁非公党字〔2024〕7号)等文件,深入宣传“万企兴万村”行动重大意义及政策要求,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引导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工作,通过组织企业与村结对,开展行之有效的帮扶举措,为该市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公益民生事业等工作注入了源源活力。自该市“万企兴万村”村企结对共建倡议发出后,已有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结对帮扶潘茶村、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结对帮扶千亩村、宁国思玛特禽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对帮扶105个行政村。
该市港口镇积极与企业对接,得到港口镇辖区内企业安徽省三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镇14户监测户帮扶慰问,每户慰问金1000元;安徽永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某在得知方塘乡板桥村许某户是监测对象,自掏腰包500元慰问金;该市仙霞镇社会爱心人士斑匠竹业公司老板徐某走访盘樟村监测户张某,便自掏腰包1000元资助其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张某瑞。一份份沉甸甸的社会爱心企业家的奉献,不仅彰显了社会大爱,也充分说明了该市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强有力度。
监测帮扶有温度。“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满意度是我们开展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试金石”。近年来,该市市乡村三级协同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帮扶每一个困难家庭、监测对象,在该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线,绘就出了一幅幅有温度的感人画卷。
用“制度”提升“温度”。为聚焦推进“千村引领 万村升级”工程、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解决防返贫监测对象实际困难为目标,坚持应帮尽帮、资源统筹、制度衔接的工作原则,切实提升乡村发展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据悉,该市印发了《市领导联系乡镇(街道)推进乡村振兴及结对帮扶防返贫监测户实施方案》(宁农组发〔2024〕10 号)文件。建立健全市领导联系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及帮扶监测户制度,市领导定期深入联系点,加强走访调研,督促有关市直单位和干部落实结对帮扶工作责任,指导联系乡镇(街道)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用具体的“制度”进一步提升了与帮扶对象之间的情感“温度”,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泽洪在走访方塘乡监测户张某户过程中,自掏腰包1000元慰问金;2024年7月22日,该市建设银行团委自筹5130元,到南山街道鸡山村委会慰问监测户汪某,慰问金用于其孙女新学期大学学费;西津街道大村村党总支副书记胡某,作为村级帮扶联系人,他多次深入监测户家中,帮助监测户更换破旧窗户、做楼层防水、搭建鸡棚、通自来水、帮助办理残疾证,他付出不求回报,他跟监测户说:“房屋修缮,村里、办事处能报销最好,不能报销,我给兜着”,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也深深得到了监测户的信任。
用“联系”密切“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基层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也是进一步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应有之义。该市印发《市直单位结对帮扶村及防返贫监测户工作方案》(宁农组发〔2024〕12 号)文件,并结合“宁呼我应”“为民办实事”等一系列为群众谋福祉主题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心头的烦心事、揪心事、堵心事。
齐某系宁国市财政局副科级干部,同时也是该市胡乐镇霞乡村监测对象喻某的“好姐妹”。自从去年齐某成为喻某的市级帮扶联系人,她了解到喻大姐家里的情况,就把她当做了自己的“亲姐妹”。冬天,她看到喻大姐的床铺还是比较单薄,了解到村里买东西不方便,特意为她订做了几套珊瑚绒的床上用品,跟自己家用的一样,又舒服又暖和,看到市面上流行的可爱帽子,也想着给喻大姐带一顶,让冬天不再寒冷,只要她有空,哪怕不是节日,她也会到喻大姐家看望,聊聊家常,还以个人名义捐赠1000元钱;该市竹峰街道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关心关爱监测户生活,筑牢民生底线。2024年7月21日竹峰街道桥头铺村村民程某因为骑车意外摔伤,导致颅内出血被送往宁国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竹峰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站在了解到其情况后,启动风险再标注工作,按程序重新纳入监测户。程某家庭有3人,生活困难,儿子肢体2级残疾,生活上不是很便利。在程某住院这段时间,桥头铺村委会的村干部就轮流当起了志愿者,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准时准点给程某儿子送饭,有任何事情需要解决的,村干部也会马上赶到,在程某住院期间,街道主要领导前往探望,给予关怀和慰问。通过一件件暖心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就业帮扶“再造血”。就业帮扶促就业,提升监测户“再造血”。梅林镇对山村监测户方某,60岁,去年因患有肺结核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不稳定,当得知这个消息的对山村书记阮某马上就来到方某家中了解情况,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按程序方某于2023年6月纳入监测户,考虑到方某并不是全无劳动力,阮书记四处打听,介绍其打零工,但不幸的是方某第一天做事情就从架子上摔了下来,导致腰部受伤严重,阮书记又第一时间和镇级帮扶联系人赶到医院看望,并送去水果牛奶。快到年底时方某依然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为了方某日常生活支出有保障,先帮其申请了低保,解决眼下的困难,开年后当得知方某恢复的差不多了,但又不能做重活,阮书记又四处打听,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找亲戚找朋友,给方某找到了一个门卫的工作,她亲自带着方某去面试,等双方商量好阮书记才放心的回村上班。现在方某每个月有2200元工资,每每阮书记去看望他时,方某总说现在像我这种弱劳动力也能生活的越来越好,要感谢政府对我的关怀,感谢阮书记对我的帮助。
近年来,在宁国市、乡、村三级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中类似的感人事迹已枚不胜举,一件件为民实事的例证无不充分进一步彰显了该市社会帮扶工作的浓厚氛围。(袁继鑫 )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