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教育 > 正文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迎松路分园:“菇”芳不自赏

2024-10-24 10:06:2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3-6岁儿童指南》指出:支持幼儿接触自然、生活食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应多鼓励孩子与大自然、大社会亲密接触。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迎松路分园大一班的老师们抓住孩子对蘑菇的兴趣,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2024年10月8日与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与蘑菇的邂逅。

与“菇”初相遇

一场雨后的户外自主游戏,小朋友们在滑梯旁的大树下发现了一些细小的“白苗苗”。

“哇,是小蘑菇!老师,这里有小蘑菇。”跳跳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周围的小朋友,大家七嘴八舌谈论起来,“这是白杆杆不能碰”,“这个没有红伞伞,是白的可以碰”,“白杆杆也不能碰”,“白杆杆能碰,就像汤里的金针菇一样”。在一声声的讨论中小朋友们对蘑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蘑菇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毒?可不可以吃?各种问题迎面而来,于是,我们的课程故事便诞生了......

与“菇”初相识

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大一班的小朋友开始了一场关于蘑菇的大调查。通过调查,小朋友们了解到蘑菇不是植物,是真菌的一种,是由菌丝、菌蒂、菌柄、菌褶等结构组成。蘑菇的种类有很多种并且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温暖且养分充足的地方,那怎么样才能让蘑菇生长在大一班呢?

“我们可以把它养在空调房里,用空调遥控器让蘑菇生活在喜欢的气温里。”

“妈妈说空调房里很干,我上次就流鼻血了。”

“那我们可以给她浇水啊。”

“可是我们在教室里都开灯呀,喜欢黑暗的蘑菇,没有办法好好休息。”

最终大一班的小朋友决定为蘑菇建一个它喜欢的家。在经历了绘画设计图,做框架,装饰屋顶后最终在小朋友的齐心协力下我们大一班的蘑菇小屋正式建成啦!

我们的“菇”事开始了

蘑菇小屋的完成后,小朋友们迎来了蘑菇小屋的真正主人——菌菇包。

妍妍:“这个黑黑的是泥土吗?”

沐辰:“蘑菇上面要盖一层薄薄的纸,如果纸干了,就说明他要喝水了。”

依依:“这个盒子里就是蘑菇的细菌吗?”

跳跳:“那叫真菌,不是细菌,细菌是坏的病毒。”

见到不同的蘑菇种植包,孩子们都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也对新朋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忍不住都凑上前来摸一摸,看一看,认真学习蘑菇的种植方法。

小朋友们早上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菌菇喷水,观察菌菇的生长变化。为了能够随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孩子们绘画了植物观察记录。

在小朋友们的精心照料下,我们的菌菇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并用心记录着菌菇的生长变化。

在大家的细心照顾下,蘑菇越长越大了,小朋友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快点采摘了,他们有的用剪刀剪下菌菇,有的用手轻轻扯下菌菇,收获自己照顾的菌菇可开心啦!

孩子们将采摘下的蘑菇带回了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烹饪了一道道蘑菇美食,让我们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观察蘑菇的成长是一段快乐的探究历程。童年的双眸里,大自然是神奇的,孩子会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大自然的信息,了解自然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懂得尊重、平等与爱。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来自幼儿的生活,让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幼儿生活中。在这次的蘑菇探索之旅中,孩子们不仅仅体验了蘑菇的生长变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精心照顾的过程中付出了满满的爱心。一颗小蘑菇的生长之旅,更是孩子们的成长经历,关于蘑菇,还有许多未知,我们的“菇”事还在继续......(刘双燕 周雨薇 陈岚 李峥)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