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节,笔者来到了因一座古老的镶龙石桥而得名的龙桥村。一条条水泥路向四面延伸,一个个乡村产业开花结果,一张张笑脸灿烂绚丽,美丽的孤峰河穿境而过……走进泾县昌桥乡美丽孤峰河畔上的龙桥村,看到的都是谋善谋治带来的的新面貌。“环境好,生活好,风尚好!”这是龙桥村如今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龙桥村立足村情实际,抓住农村主要矛盾,找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探索“党建+基层治理”引领模式,将党建与村经济发展,民生和乡村治理等相结合,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推动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建设互促共进,推动乡村振兴。
看着龙桥村现在样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昌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李昌付现任职的龙桥村,6年前曾经矛盾纠纷多、上访佬多、治安压力大。村民又因合福高铁经过征用地争执不休,乡党委曾下派两任第一书记。
为改变这种局面,下派第一书记发挥村里乡贤作用,按照“品行正、文化高、知村情、善调解、有热心”的标准把年轻党员、退役军人、巾帼志愿者及辖区内的热心人士、大学生号召起来,2018年通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
党建为指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龙桥村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后,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质的提升,党员干部齐心干实事。为了解开村民们心里的疙瘩,新一届村“两委”带着村党员干部挨家走访,与村民谈心、做思想工作。开展夜间治安巡逻防范、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处置、矛盾纠纷调解。
“在乡党委指导下,龙桥村新一届村党总支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历年来循序渐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教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促发展。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服务、网格化员等机制,让党员“动”起来,把群众“带”起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堡垒作用、引领作用”。李昌付说。
堡垒筑基后,紧接着查“旧账”、除积弊、立村规、聚人心,一系列操作之后,他在召开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当众承诺,自己一定“不因小事而不为,不因事杂而乱为,不因事难而不为,做到心里想的公,事情办的正,矛盾调的平”,用6年时间带领全村做好各项民生事项。
然后,小到公章管理、贫困户的认定,大到工程项目、政策处理,龙桥村里的所有事,都纳入“规矩”之中。不仅如此,现龙桥村在“平安村”建设的基础上,在全乡创新推出“龙桥治理模式”,从个人品德、配合发展、维护平安、民主管理等方面明确村民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邻里合作、配合发展等多项共性和差异化引领措施,深入推进龙桥治理。
纠纷不上交,化解矛盾有奇招。近年来,龙桥村对难度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组织集中攻坚,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稳控措施,将矛盾稳控在本村。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特殊困难的帮扶到位、缠访闹访的教育转化到位,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笔者抵达龙桥村时,碰到了刚刚调解完一桩邻里纠纷的龙桥村综治协管员余勇,给笔者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024年7月15日,村民王某来村反映,村民童某养殖的鹅和鸭子跑到自己耕种的4.5亩稻田将禾苗啃食和踩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要求童某赔偿,双方引起的纠纷。因当时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当日双方未达成和解。
“后来,两家人就因为这件事情产生了矛盾,村里就通知我前去进行调解。余勇带着我去到实地看了一下,回来又与双方进行沟通。经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目前达成的初步意向是:因塘口下的0.9亩水稻损失较为严重,一是要求童某一次性赔偿王某500元耕种损失,该块田的水稻经管管理归童某管理收益;二是剩下的3.6亩水稻,后期童某要看护好自家的牛、鹅和鸭子 ,保证今后牛、鹅、鸭不再下田对水稻造成损失”。余勇告诉笔者。
据余勇告诉笔者:“2018年进村后一直从事调解工作,至始至终他一直都认为村里面的调解工作讲‘情’是第一位的。不要一上来就激化矛盾,要先动之以情,让村民把情绪都发泄出来,调解也能从其中掌握很多信息,然后再晓之以理,给村民讲清道理、说明法理,以及法律后果,用法律来兜底。”余勇表示。“说到底我们的村民都是一辈子实实在在的人,只要把握好度,说到他们心里去,很多矛盾自然而然地就解开了。”
据了解,现在的龙桥村矛盾纠纷其实并不多,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村民老实厚道,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现任的龙桥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基层治理,注重教育引导村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笔者在龙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昌付那里了解到龙桥村重视运用基层治理这一优势,村里建成了综治中心、配备了法律顾问、驻村民警等定期到村坐班为村集体决策和经济活动提出治理意见,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与村调解员一起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2018年后龙桥村没有越级上访案件发生。”
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龙桥村已经累计完成各类矛盾纠纷化解10件,保持了连续6年“零上访”的纪录。真正做到了化解矛盾有奇招,矛盾不上交。
源头没矛盾,工作推进畅无阻。如今,龙桥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在耕地找回、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招商引资等重大任务中一路领先、脱颖而出,带领党员群众把龙桥发展成为环境美、经济强、村民富的先进村,全乡第一家具有水乡风情的龙桥听语民宿也因此应运而生,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快车。
村里纠纷少,还是要追溯到村两委依法办事的源头。
“我们龙桥村开展工作的法则就是依法依规治村,村里大事小情、搞决策都是先进行法律咨询,然后再进行民主决策,村两委提出工作方案和思路,交给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去讨论,一些群众比较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还反复去推敲论证,最后达成一致,力求合法、合规、合情、合理。遇到紧急任务和事情时,及时向上级党委汇报备案,及时启动简要程序,事后第一时间与党员、村民代表说明。虽然在准备工作用了一些时间,但是我们实施起来就畅通无阻了。”李昌付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龙桥村在推动综治维稳工作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村两委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实现了零占耕地、零违章、零投诉,保障村庄各项事业健康合法有序发展。并且针对村内产业发展,注重片区共建共治思维,明晰片区责任制,坚持依法约束企业和个体经营行为,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定期走进企业,查看安全生产、规范经营等情况,建立联系制度,并结合走访开展法律宣传,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引导群众按照合规合法的途径反映自身诉求,将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从源头化解。
采访中,龙桥听语民宿负责人许健康荣幸的说:“2020年,我看准了龙桥村优质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村居环境还有村“两委”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上千方百计办实事、解难事,最终决定回乡投资龙桥听语民宿项目。项目目前占地面积50亩,预计总投资达0.6亿元。山庄由度假民宿和康复养老公寓构成。山庄建设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原则,对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在保留田园生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同时,还打造了“龙桥听语山庄”“龙桥演绎”“龙桥油菜花花海”“龙桥向阳葵花海”“垂钓”等农旅结合项目,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平安基因”,才造就了龙桥村平稳发展的良好局面。如今的龙桥村,村域面积虽不太,但产业辐射广。能容纳300多人的龙桥听语山庄1家、民宿1家、高端茶园1处、康养旅游中心1处,在谈招商项目2个。面对这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落地龙桥村,各类矛盾纠纷、法律纠纷为“零”。
不仅如此,在各项治理机制的完善下,龙桥村村貌民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强化村务公开,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法律、卫生、科教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崇尚法治、遵循村规,整个龙桥村形成了“村两委为核心+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全程监督的治理机制环境,龙桥村有幸被列入到2024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名单中。
今后,龙桥村还将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营业环境,挖掘乡土传统文化,不断探索“党建+基层治理”促发展新路径,扎实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钱有龙)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