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此城有湖有灵气——读《合肥传:那一抹大湖名城的风景》

2024-08-13 16:04:2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刘珍   

襟江带淮,“为皖之中”。此城,安徽之省会合肥。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水经注》有云:“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史记·货殖列传》记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历史上,作为文化概念的“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铜铁之路、纸张之路、皮毛之路、黄金之路、朝贡之路、宗教之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合肥成为与之关联的流通节点。

这是拥有大湖的城市,一座崭新的城市。历经“环城”到“环湖”的嬗变,合肥持续发力。近年来,稳步进入新一线城市行列。作为内陆开放新高地,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自2014年鸣笛起航,十年来,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超过4100列。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令人感叹的发展潜质,合肥,一座生机盎然的神奇都市。

“丝路百城传”作为大型城市传记丛书,聚焦于“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城市文明,合肥入选其中。

为一座城市著书立传,素材储备之丰富,史料涉及之广泛,谋篇布局之复杂,具体工作之艰辛,超乎常人想象。

《合肥传:那一抹大湖名城的风景》由李云胜先生精心撰写而成。本书分为“观古阅今,一眼三千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合肥的耕读往事”“承载在遗址遗迹上的符号”“徽风皖韵非遗梦”“浓浓的‘文艺范’”“从庙堂之上走来的合肥名人”“数字民谣里的老城”“原著合肥味”“走读巢湖岸边”10章共94节,30多万字。

或许,可以用几个“一”概括此书的内容。一方水土,历史久远。一方人物,灿若繁星。一方物产,庐州味道。一方个性,兼容南北。由此,可以品读出合肥的城市特质,领略这座城市无所不在的“灵气”。

“名出《史记》,源自两淝”,从古城漫长的历史记忆里,分明感受到合肥作为战略要地、历经纷飞战火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城池变迁、兴替轮回的沧桑印迹。悠悠三千年,透现出合肥的“古里古气”。

有外地人称合肥话“土的掉渣”,当地方言土语“好学字难写”。但是,晚清民初“会说合肥话,就把洋刀挎”的顺口溜,表现出“合肥老乡”在淮军与北洋军事集团中的非凡影响。合肥方言的代表性剧种——庐剧,同样显露出“土”的本色。此类表征,反映出合肥的“土里土气”。

读书台、学堂、书院之春秋,大夫第、状元府、宰相府之掌故,报馆、剧场、美术馆、图书馆之过往,钩沉探幽,记忆犹新。“清官”典范包拯,“理学名臣”蔡悉,入列“江左三大家”的龚鼎孳,“父子进士”与“父子诗人”李天馥、李孚青,“洋务派”首领李鸿章,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等,文化名片,熠熠生辉。文脉延绵的合肥,彰显出“文里文气”。

八百里巢湖,风起云涌,烟波浩荡。名城有大湖,通江达海,放眼天下。环湖的合肥,平添了几多灵动。

或许,正是因为“镌刻在基因里的开放与包容”,新的时代,合肥被赋予新的特质。由于极为重视科技创新,这座城市吸引和汇聚了四方人才,新老市民们合力打造出一座科技名城。“科里科气”,合肥,令人惊叹!

通览此书,整体脉络明晰,章节结珠成串,行文开合有度,运笔收放自如。有俯瞰全景、气氛凝重的宏大叙事,也有传神入微、亲切随和的市井烟火。特色美味里,可以品尝到“舌尖”上的合肥;非遗故事里,可以找寻到传统“技艺”中的合肥;古迹名胜处,可以探知“风景”中的合肥;老城内,能够获悉饶有古趣的“数字”合肥;湖岸边,能够遇见湿地成片、古镇相连、水乡依然的“生态”合肥。

流连于篇章之间,还可以发现合肥的大气、勇气、豪气,可以感受合肥的朝气、神气、秀气、和气、地气,继而走进充满活力、宜业宜居的合肥。

作为一位“合肥通”、一位学者和资深报人,李云胜先生凭着深厚的功力,驾轻就熟地,如数家珍般,领着读者穿行于合肥的今生前世,走走停停,指指点点,娓娓而谈,引人入胜。

他时而像一个摄影者,在广角与微距之间拉伸变焦,有概貌,有特写;时而像一个演奏者,在快板与慢板之间变换节奏,有奔放,有温婉。更像是一个绘画者,写意与工笔兼备,或浓淡干湿,或皴擦点染,有疏密虚实,有藏露聚散,满腔深情倾注于笔端,所呈现出的大湖名城,气象万千,气韵生动。

一卷在手,可知全书结构设计的精巧、材料组织的细致以及作者学识的渊博与文笔的美妙。

当然,李云胜先生并非孤勇者。他的身后,是强大的“后援团”。比如,书中多次提到的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博士,还有夏有才、王光汉、侯露、马骐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一些“老合肥”。正因如此,这部城市传记在采用散文笔调而不失文学性、更具可读性的同时,考证严谨,史料翔实,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

简而言之,宏观与微观统筹兼顾,市情与民俗相互融合,学术性与文学性有机统一,构成了这部精品力作的鲜明特色。

从见仁见智的角度:有的章节,详略安排方面或可商榷;篇幅所限,历史名人与相关事件或需增补;大事记,细致一些也许更好。此类微瑕,无伤大雅。

在带给读者感性认识的同时,此书也引发读者理性思考。作者认为:“一座城的精神,不仅仅来自几座古建筑、几条宽马路、几座高楼大厦,或者优雅的露天咖啡馆,甚至是地标性建筑,更需要城中人的胸襟和智慧。大城市在我看来,一定不是城市大,而是目光所及之处,能提炼出城市那种坚持的信仰。城市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无限的潜能,在岁月变迁中沉静优雅,在快速发展中保持自我。”

熟知合肥的人,翻阅此书时,不经意间,会颔首赞许,会意一笑。若是对大湖名城了解不多,透过隽美轻快的文字,以及身临其境的感受,你会同样发现,这座城市温润古雅,清新动人,具有超凡的气度和独具魅力的气场,散发着朴实亲切的生活气息,值得关注,值得喜爱,值得深交,更值得与之常随长伴。(李学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