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教育振兴 > 正文

阜阳市颍州区:“课程博物馆”里的美育之旅

2024-05-06 15:25:2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在阜阳市颍州区,有些学校在“课改”之路上大胆尝试,把课堂搬到阜阳市图书馆、阜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场馆,“展室”变“教室”“殿堂”变“课堂”。大力推进“馆校合作”,让学生在“穿越古今”“打破学科界限”的学习之路上昂首阔步。

“这个作品《三鱼争月》,你看到这个鱼有什么特点吗?”在阜阳市博物馆武强年画专题展的展馆内,南京路第二小学的学生们正被五彩斑斓的年画吸引。一幅幅年画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俗和人民生活,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驻足细览,小声讨论,只在课本上见过的年画呈现在眼前,让学生们兴奋不已。

南京路第二小学学生江沐阳说:“刚才看的年画展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福临门》,它是有两个娃娃各骑在一只大公鸡上,公鸡的寓意是吉祥。”

南京路第二小学副校长张艳介绍,“馆校合作”为学校教育打开了一扇合力育人的大门,通过“馆校合作”打造特色鲜明、文化突出的“传统文化+美育”的校本课程,教会孩子认知美、感受美、学习美的方法,让“大美育”成为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构成。

从课堂上学,到场馆里看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来到博物馆这样的实际环境中感受和体验文化,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牵引”向“主动探究”转变。

在阜阳市博物馆鄂州雕花剪纸展馆,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们不时发出惊叹。不少学生掏出纸笔,记录下喜欢的纹样。在展厅的一角,学生们席地而坐,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用一张纸和一把剪刀还原博物馆内展示的剪纸纹样,让展柜里的作品逐渐在指尖成型。

南京路第二小学学生任妙语说:“我剪的是蝙蝠,蝙蝠寓意着福气,代表着福气满满。”

近年来,阜阳市深入推进实施“双减”政策,持续拓展学生学习领域,通过开展“馆校合作”,打造融合新课堂,先后涌现出一系列优质课堂教学活动,如颍州区各中小学与各类馆所共同开发课程菜单:六里小学的“博物有礼”、阜纺小学的“东坡守颍”、莲池小学的“赛博时代”、刘锜小学的“都市蝶变”、阜阳市第十五中的“吾辈当自强”……

这些尝试是结合教学计划、学生认知规律与兴趣特点和各馆所联合开发的现场教学课程,涵盖体验型、探究型、拓展型和实践型课程等,充分满足不同兴趣爱好青少年的个性需求,释放更多育人正能量。

资源共享、跨界融合,“馆校合作”正成为阜阳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时”。阜阳市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司圣楠说:“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优势,馆校合作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良好的教育生态。”(田晨 闫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