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上热下寒”是咋回事? 中医教你正确养生

2024-12-18 09:49:1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孙晓帆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记者 马冰璐) 吃点滋补的食物,鼻子、喉咙就“冒火”,喝点清火的茶饮又会出现腹泻。到底是“寒”还是“热”呢?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说明我们的身体里既有“寒”也有“热”,尤其是上半身热、下半身寒特别明显。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是怎么一回事?合肥市三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邢齐树,带大家一探究竟!

“上热下寒”是怎么形成的?

《黄帝内经》中提到: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意思是说,“上热下寒”是因为人体阴阳升降失常、阴并于下,无法上下流通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邢齐树表示,现代人出现“上热下寒”主要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好食肥甘厚味及寒凉食物:平时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容易导致上半身的热气上升;而同时摄入寒凉的食物又会损伤脾胃,导致下半身阳气不足。

缺乏运动:现代人工作时久坐,缺乏运动,加上饮食不当引起的中焦脾胃不通,进一步导致上焦的“火”无法引到下半身。

熬夜、身体疲劳:如果经常熬夜,机体得不到有效休息,也会使体内的阴阳失调,造成上部郁热而下焦虚寒。

慢性疾病:胃肠道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因为久病导致心肾不交或中焦运化功能失司,也极易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上热下寒”如何调理?

邢齐树建议,以下几点可帮助调理养生。

勤泡脚:可以尝试多泡脚,温暖下肢,引气血下行。泡脚能够促进足部保暖,改善血液循环。可以用艾叶、肉桂煎水来泡脚,也可以用专门的中药泡脚方剂,效果更好。

适当运动:运动时不要大汗淋漓,微微出汗即可,但出汗后需及时更换干爽的衣物,预防风寒侵袭。

推拿、艾灸:中医推荐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四个穴位,可进行推拿,也可以尝试艾灸。

健身功法锻炼: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经常练习可去心火、固腰肾、调脾胃,运转身体内脏腑气血的圆运动,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调整生活习惯:“上热下寒”的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能吃太饱,尽量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忌吃辛辣伤阴的食物。

邢齐树提醒,自行调理效果不佳时建议到专业的中医门诊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科学治疗。不宜自行服药、吃偏方,“上热下寒”药不对症,可能越调越糟,不能盲目跟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