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危险!心脏“马达”引发感染

2024-11-21 08:57:3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记者 马冰璐)原本用于救命的心脏起搏器,因感染变成致命的“凶器”。11月17日,记者获悉,87岁的韦先生因不小心抓破起搏器植入处皮肤,导致起搏器外露、电极感染,危及生命。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心血管内科医生为其进行一站式手术,先拆除旧的心脏起搏器及导线,再植入新的无导线起搏器,韦先生终于可以彻底摆脱由起搏器引发的“心”病。

据介绍,十几年前,韦先生曾因心脏病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后因起搏器电池耗竭做了起搏器更换。没想到,起搏器更换后,囊袋部位皮肤出现发红、溃烂、流脓。考虑起搏器囊袋感染,当地医院移除起搏器后对囊袋进行了清创,并在右侧将起搏器重新植入。

怎料,近日心脏起搏器竟然又闹起了“别扭”。10月初一天夜间,韦先生因睡梦中无意识抓破起搏器植入处皮肤,致局部皮肤破溃、流血,常有黄色分泌物流出,持续发热。韦先生痛苦不堪,辗转来到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心内科就诊。

入院时,韦先生的感染已经波及全身,血培养结果显示是路邓葡萄球菌感染。该院心内科团队详细了解韦先生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后决定尽快给予起搏器电极拔除,等患者抗感染治疗结束后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细菌已经通过电极线进入血液及心脏,威胁患者生命。患者植入起搏器已经十几年,电极和周围组织严重粘连,术中一旦出现心脏穿孔、撕裂、心包填塞,后果将不堪设想。”该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程自平介绍,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采用牵引技术成功拔除了起搏器及三个电极,并进行了囊袋清创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确认韦先生的体内细菌已“清理”干净,医生又从韦先生的右侧股静脉顺利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该起搏器以微创方式“进驻”心律失常患者心脏,无导线、无囊袋,患者甚至感觉不到其存在,成为心脏健康的“隐形卫士”。

专家介绍,感染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起搏器感染,患者有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的风险,局部清创及强化抗感染治疗往往无效,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尽早取出整套起搏器装置,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