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基层党建 > 正文

阜阳颍州区:老兵成为宣讲员 红色故事讲不完

2024-06-28 15:31:5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陈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一面醒目的红色故事宣传墙,展示着不少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

耿万彬是陈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专干,也是一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役老兵。自2019年起,他就以社区宣讲员身份走进校园、机关和小区,讲述那些或经历或见证的红色故事。

英雄的名字应该被永远铭记

这面宣传墙是耿万彬精心设计的,第一排展示的是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不同时代的英雄照片;第二排展示的是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0位阜阳战斗英雄,他们均为“一等功臣”,有的已为国捐躯,有的仍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

1985年,耿万彬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38师414团的一员,奔赴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亲身参与或见证了多场激烈战斗。如今,作为社区宣讲员,耿万彬的使命就是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讲出来。“英雄的名字应该被永远铭记。”耿万彬表示。

那段热血岁月永生难忘

对耿万彬来说,时隔近40年,战场上的一幕幕场景仍历历在目。

进入前线不久,作为后勤部队一员的耿万彬负责营房建设、前线补给和伤员运送等工作。

“战场上没有真正的后方。”耿万彬回忆,即使身处后勤,死亡的威胁也如影随形。头顶不时有炮弹呼啸而过,山间荒野中处处隐藏着地雷,“地雷不一定直接致命,但往往会造成身体伤残。”

最让耿万彬难忘的是“9·23”战斗。战斗从当天凌晨3点开始,由于山间地形复杂、树木茂密,有的战士因看不清道路而跌落山崖。枪炮声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耿万彬和战友不断将负伤的战友从前线抬下,转送到后方。“牺牲的战士不多,但负伤的很多,他们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

在这次战斗中,阜阳老乡表现出色,杨伟荣、袁杰、孙效彬等都因作战英勇而被授予“一等功臣”称号。

红色故事要让更多人知晓

提起在“9·23”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耿万彬的声音有些哽咽。

徐立、吴伟、荣伟……他们的名字已经镌刻在阜阳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上。每年清明节前,耿万彬都会前往烈士陵园,与分别了近40年的老战友聊聊天、叙叙旧。

从部队转业后,耿万彬被分配到地方企业工作。2019年退休后,他来到陈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一名红色宣讲员。每周他都会抽出时间走进小区、校园、企业和机关单位,讲一讲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和战友们的英勇故事,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那段烽火岁月。

陈庄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耿万彬加入退役军人服务站以来,已累计参与了100多场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受众超过6000人次。

“作为一名老兵,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会忘记军人的优良传统。只要群众愿意听,我就会将这些红色故事讲下去。”耿万彬表示。(任刚)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