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黄山黟县:用心守护“国保” 传承徽州文脉

2024-11-29 23:05:0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施亚磊   

基层文保员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每天清晨七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山市黟县西递村敬爱堂那古朴的檐角之上,胡晓雯便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巡查、打扫、文明劝导、宣传讲解……每天至少要在敬爱堂待上10小时,巡逻200圈。这样的“周而复始”,胡晓雯一干就是33年。

1952年出生的胡晓雯,自1991年起,便在敬爱堂从事日常保护管理和西递特色文化传播工作。

敬爱堂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是明经胡氏十四世祖的住宅,现为黟县西递具有代表性的宗祠。2001年6月25日,西递村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便包括西递村最大的祠堂——敬爱堂。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敬爱堂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也不仅仅是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连接情感和乡愁的纽带,是承载着地域文化的象征。

“作为西递胡氏第三十一代后人,这座宗祠对于我的意义就像家一样。”在胡晓雯看来,保护好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不仅是一项荣耀的事业,更是她分内的事。

“先生,你好!请把烟灭了再进来参观。”9月11日一大早,刚刚结束又一遍巡查、正在打扫的胡晓雯见到游客手里的香烟,连忙耐心地提醒。

文保守护工作是枯燥的。在漫长的时间里,文保员需要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最大程度保留它的文化价值,将其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

“你们看,这些蝙蝠排泄物如果不及时清除,其中的尿酸和其他化学物质就会导致木头表面变色、腐蚀或损坏。”胡晓雯告诉记者,除了蝙蝠,每年4—6月份是白蚁群体的繁殖季节。每到这些月份,她会格外提高警惕,一旦发现白蚁隐患就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在胡晓雯的坚守下,33年来,敬爱堂的文物保存完好,未发生损失损害。

虽然已经72岁了,但活跃在工作岗位上的胡晓雯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用她自己的话说,守护文物的热情一点也没有减少,看着这里的一砖一木,就像看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不看一看,不习惯。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年复一年,寒来暑往,这份根植于胡晓雯的心中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热爱,也深深感染并打动着她身边每一个人。

“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像她这样执着于文物的保护,30多年始终如一。”在西递镇西递村村民洪小英看来,天亮就来,天黑才走,胡晓雯已经真正把敬爱堂当成自己的家了。

这些年,除了做好敬爱堂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胡晓雯还热情地给游客做起了讲解员。

“孝字的上半部,右侧为一个人拱手作揖、谦恭孝敬之样;字下半部,左侧为尖嘴猴腮的造型,寓意孝敬者为人,忤逆不孝者为畜。这些为人准则在我们村里代代相传,直到今天依然挂在这里。”像这样的讲解,胡晓雯每天要重复几十次。

除去文物建筑的内涵讲解、故事传递,胡晓雯还会通过传唱古黟调等方式,将西递的故事唱给南来北往的游客听。

西递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着深厚的徽文化底蕴。“作为胡氏后人,当好文化传播者,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西递,感受徽州历史文化的魅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胡晓雯说,文保员是她一辈子的事业,只要身体允许,她将一直干下去。

(王蕾)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