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黄山:互助养老 让老年生活更温馨

2024-11-11 09:20:29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施亚磊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施亚磊) 黄山互助公社位于黄山区耿城镇,距黄山北大门约4公里,周边环境优美,周边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万个/立方厘米。吸引了来自新疆、东北、西南、北京、安徽、浙江等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1600余位外地人在此,互助式养老。

黄山互助公社,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黄山风景区全境坐落于黄山区,怀抱着这座世界名山,黄山区具有了独具魅力的康养资源。吸引投资商于2017年在北门耿城镇开发的互助公社,是国内首家按照互助式养老模式建设的社区,形成以康养为主,颐养与医养相结合的互助式养老运营体系,让老年人在这里,互帮互助式养老。

目前,该项目一期和二期已先后竣工并基本交付使用,三期也已于今年7月13日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梯住宅、公寓式酒店、文体中心、养老院、诊所、食堂、健身场馆、休闲公园、种植基地及适老配套设施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总投资达七亿元。

在互助中实现老有所养

2016年,互助式养老模式被列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黄山互助公社是按照互助式养老模式建设和运营的国内首家互助式养老基地。联合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通过日常生活互助、兴趣爱好互助、心理慰藉互助、健康生活方式互助、义工及志愿者、时间银行六大平台,让老年人在互助中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来自铜陵的谢长寿对社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印象最为深刻。刚在黄山互助公社住下,谢长寿在一次野外游玩时不小心摔倒,伤及骨头。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一百天里,他收获了太多社员的关心,懂医疗的送来了技术,懂养生的送来了食品,会种菜的送来了蔬菜。还有更多的安慰和关心。这次康复的过程,也彻底打消了谢先生对是否能在外地养老的担心。康复之后,他和妻子将户口从铜陵转到了黄山,下定决心长期居住下来。

“这份邻里情是超越了亲情的,令我倍受感动。”谢长寿如是说道。

互相帮助,在黄山互助公社是一种常态化模式。互助公社里推出了“时间银行”,你今天为社友提供的帮助会为自己累积积分,用于下一次享受别人的帮助。

来自连云港的陈安徽,一直想找一处放心的养老处。他跑遍了全国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直到他来到互助公社。在这里他迎来了自己的80岁生日。社友们为他准备一场别致的生日派对,精心准备的节目,定制的大蛋糕,还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生日“皇冠”,在每一位社员手中传递,最后戴在了陈安徽的脑袋上。这一刻,陈安徽激动地泪流满面,他说这个传递,就是大家都把爱传递过来。他毫不犹豫地把连云港的房子卖了,说以后就定下在黄山互助公社养老了。

在付出中感受老有所为

程雪霞是一位退休医生,她来到互助公社后,就主动给社友们当起了健康管家。程雪霞耐心地为大家建立了健康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无微不至的健康关怀。已经80有余的“刘姥姥”是程雪霞的隔壁邻居,有一次“刘姥姥”生病发烧,程雪霞就把她接到自己房间来悉心照顾,把邻居当亲人,擦身体,量体温,喂药,一直到“刘姥姥”康复。这件事情也成为大家挂在嘴边的美谈。

程雪霞说能为大家做一点事情,感受到一份特别的老有所为的幸福感,很值得。

来自上海专科医院的呼吸科医生程克文,到了互助公社后,也是一刻没闲着。他每周会去黄山区人民医院开设专家门诊,为当地群众问诊,甚至还会为特殊病人上门开展用药指导。程克文说来到了黄山,喜欢上黄山,就想为这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曾经在企业管理方面成为专家型人才的刘健勇博士来到互助公社后,转型成了手鼓舞的队长。他一边忙着IT和企业管理,闲暇之际在互助公社,在自家种满花的院子里,打着手鼓,妻子在一旁跳着舞蹈,满面笑容。他说在互助公社的日子才是自己最喜欢的。现在,他成了手鼓舞的队长,鼓声一响,就会有一群社友们都围过来,一起又唱又跳。他诙谐地说道:“我这个博士生带大家打手鼓还够格吧?”

在互助公社的每一天都老有所乐

互助公社的社员们总是说,在这里,不仅享受到黄山良好生态环境,山好水好空气好,同时社员们邻里关系好,大家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还老有所乐。在黄山互助公社,每个社友每天都很忙,有乒乓球、棋牌、旅游、耕种等二十个业主协会,每一天都生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互助公社有一块蔬菜种植基地,业主依据自身意愿可免费申领一份菜地。来自东北的李大志,年轻时就是一位农业能人,如今每天很早就会来到菜地里享受田园之乐。对于一些来自大都市,没有农业经验的社员们,他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种菜,大家吃着自己种出来的果蔬,内心都无比的快乐。

韩育红喜欢游泳和舞蹈,在她的带动下,每天舞蹈队的成员们都会身着裙装,在公社的木栈道上翩翩起舞。韩育红来自合肥,在互助公社住了一段时间后,被黄山所深深吸引,还将父母全部接过来康养。大家一起跳舞的快乐洋溢在脸上,伴着欢快的音乐声,荡漾在互助公社里。

大家都说,要说老有所乐,变化最大的是孔老师。孔老师曾经是一位物理老师,典型的理工男,不爱笑不爱说话,十分内向。来到互助公社后,他被社友们满满的爱所感染,开始参与到各方面的活动中来。在一次团体表演中,他参加了一个小品的表演。演完很开心,他将节目视频发到了老同事群里,大家都说,孔老师现在这么快乐,到黄山之后,变化太大了,都发自肺腑地点赞孔老师现在的生活。

经过八年的探索和实践,黄山北门有个互助公社,成了这些社友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水好、空气好、食材好,是最硬的招牌。关系好、活动多、氛围融洽,成了这里最强的吸引力。

当前,黄山区借鉴互助公社模式,引入一批以休闲度假、活力养老为主的“第二居所”品牌,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大型互助养老集聚区。启动黄山北门温泉开发、做好沟村的长寿文化文章、在黄山北门,构建独具特色的立体康养产业,助推大黄山建设。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