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黄山市休宁县:抢抓农时忙农事

2024-11-07 21:21:2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施亚磊   

投放鱼苗、加工红薯……在黄山市休宁县各地,村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休宁县板桥乡板桥村杨林湾集体鱼塘,村民们正小心翼翼地将一筐筐中华鲟鱼苗放入专门修建的泉水鱼塘中。此次投放共引进中华鲟鱼苗1500余斤。

板桥村王祥生书记介绍:“中华鲟作为一种珍稀鱼类,对水质要求极高。而板桥乡有着丰富的泉水资源,水质清澈、无污染,非常适合中华鲟生长。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发现泉水养殖的中华鲟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有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为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村委会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鱼塘的修建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村民程永大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只能出去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钱,这都是村里发展特色养殖带来的好处。”

为了确保中华鲟产业的健康成长,板桥乡与渔业专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定期为鱼塘管理员在水质监测和鱼病防治等多方面提供培训机会。板桥乡正在积极探索销售渠道的拓展,希望泉水养殖中华鲟能成为板桥乡一张靓丽的名片,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连日来,到休宁县璜尖乡璜尖村委会门口加工红薯淀粉的群众络绎不绝,室外的全自动清洗打粉机隆隆作响,将整块的红薯投入机器中,一眨眼的工夫,洗好的粉浆已经流入池中,静待沉淀成粉。

“我家今年红薯大丰收,特意来村里加工红薯粉,省时省力,出粉率还高,去年就是在这里打的红薯粉,比别处打得好,今年我们就又过来啦。”璜尖村程大哥一边从三轮车上搬红薯,一边介绍道。

按照传统的工艺,从红薯加工成淀粉要经历洗红薯、打粉磨浆、过滤、淘洗、捞粉、静置等2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很繁琐。璜尖村的全自动打粉机可以实现自主进料、破碎分离、出浆排渣等程序,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村干部程美清介绍道:“我们一天可以加工几千斤红薯,机器工作效率很高,咱们璜尖地处高山,红薯不仅甜脆,出粉率也高。大家伙儿家里今年红薯丰收,好多人都来村里打粉,这台机器是村里前些年特意买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群众,为民添‘粉’。”

看着一个个又大又红的红薯,经过加工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粉浆,群众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红薯加工成为璜尖村近年来为民办实事的又一个真实写照。

(汪建国 汪兰芬 邵启昱)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