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下辖的坡山村,素有“梦幻坡山,雾里乡村”之美称,名声远扬,引来八方游客。3月24日,“创意黄山”文化智库志愿者一行20人也慕名前往探访采风。
天公作美。这几天时雨时晴,我们出发时天正下着小雨,心想这样的天气才有机会看到山上的飘渺云海。到了坡山,一下车我们就冒着雨点来到客栈的露台,观赏远处那云雾飘渺下层层叠叠的梯田,让人心旷神怡。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或是相机,拍照贮存,留下最美记忆。走向观点台时,只见云变雾幻,步步皆美景。到达观景台上时,又下了一场雨,大家纷纷进到小亭躲雨,这时的云雾更美,随着云海的不断涌动,但见山峦和苍松一忽儿浮出“海面”,一忽儿隐没其中,望云如翻千顷浪,削去不见五丁痕。极目远眺,坡山的大小山峰都湮没在云涛雪浪里,大小山头成了浩瀚大海中的孤岛,忽隐忽现,变幻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碧万顷,波平如镜;风起云涌时,刹那间卷起滔天巨浪,俄顷,滔滔云海又犹如大海涨潮,漫过两峰之间,一泻千里,置身其间,美不胜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当下正值油菜花盛开季节,漫山遍野,一条条、一块块、一陇陇黄灿灿的油菜花,配以绿色的茶园、红色的桃花、错落有致,点缀其间,坡山的美,就愈发地令人心醉,令人神往。
一进坡山村,看到这里游人如织、摄影、民宿等产业已有一定规模。村里的文化宣传让人耳目一新,“碗净福来、耕心、来坡山我氧你、有你坡山便是诗、心动于此”等宣传语,感觉好有创意,大家不禁停足欣赏。是的,乡村振兴同样需要美学,要有高水平的景观设计,要让人心动,心动腿才能动。钟畅义老师当场赋诗一首:
举目无边视野黄,烟笼雾锁借风扬。
群峰翠绿青萌露,万里黄花吐蕊香。
璞玉园篱非本物,奇葩僻壤靠蜂忙。
何须再觅桃源境,叫我登高醉歙乡。
下午一点,我们一行前往附近的滩培村。在坡山村,有一条水泥路直接通往滩培。我们在车上看到,路的两边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一座新修的“寨门”横亘眼前,越过寨门就算正式踏入滩培村地界了。这里上去是沙子路,弯急路面滑,我们下车步行前往。山里最不起眼的青石、树木,让依山而建的村庄有了一处处小片的平整之地,也成了村民们遮风避雨的家。据了解,数百年来,滩培人倾其财力前赴后继地营建自己的家园,铺石板路、垒青石台阶、砌石头高磅、造榫头契合的石板栏杆,一幅幅气派的门槛石柱,一条条泛着青光的墙角石,层层青砖垒砌的老墙,根根山木托起了片片灰瓦,累建起一幢幢古朴的民宅、祠堂。精美的窗花、雅致的门楼、高仰的马头墙,成就了滩培独特儒雅的徽派砖木民居群。因村民纷纷移居山外,缺少打理的村庄,在岁月里日渐衰败,屋漏房塌让村民们心疼不已。为了保护这片徽派砖木民居群,乡贤方佳明多方奔走,积极争取古村落保护项目,并自筹资金,运用专业的设计规划知识,按照修旧如旧理念,全力抢修,保护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滩培这个中国传统村落重现昔日光彩。我们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干干净净,没有人居住的房子门是开的,一则通风二者便于游人观赏。现在村里只有30多人居住,且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我们看见一户村民在盖房,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询问主人,他很自豪地说,是儿子出钱让盖的,他们在县城买了房子,说以后回来养老。
两个相邻的村庄,资源品味都很独特,为何一个红红火火,一个冷冷清清?市政协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山广电台党委书记、台长黄建敏认为,人是决定性因素,乡村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乡村振兴亦是如此,除了汇聚人才,还要依靠持续地发展产业,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且发展的思路要精准科学。产业兴,则百姓兴。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将利用自身作为文化智库志愿者的优势,把这里独特的资源向外界进行推介,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小村庄,让人们不仅领略它的过往,更让世人都能看到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村庄,在乡村振兴中依托文旅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金玉琴、叶际辉)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