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坚持因地制宜,育产业、强基础、抓提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三色”名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突出“红色基调”,打造红旅融合新业态。依托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纪念馆、红军夜校等红色平台,牵手皖南特委等成立五馆联盟助力红色文化传播,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对石屋坑现有遗址进行改造提升、现存遗址进行恢复布展和修复,完善村内“一亭”“两道”“三场馆”“六旧址”等红色基础设施,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红色景区村庄。先后举办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80周年纪念仪式、“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等活动2280场次,10余万党员群众重温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组建红色讲解队伍,讲好石屋坑红色故事,完成《那一抹红》红色歌曲、《一块红布》红色微电影、《红色石屋坑》短视频、《红色石屋坑、初心映丹心》党课等制作发布,增强红色文化吸引力、感染力。田里村先后登上央视《记住乡愁》《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节目。
依托“绿色资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借助生态优势,发展泉水鱼产业,实行“靶向施策”,成立泉水鱼等专业合作社3个,鼓励农户自养、规模养殖,吸引当地能人回乡创办泉水鱼养殖基地,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养殖销售模式,目前汪村镇共有鱼塘208口,各类泉水鱼5万余公斤。以资产对外招租、资源开发创收等为渠道,探索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整合资金打造革命老区示范民宿和黑玉米产业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过50万元的收入。发展电商经济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2023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102.7万元。
传承“古色古韵”,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坚持因地制宜,不贪大求洋、大拆大建,把村庄建设成具有明显徽韵文化的和美村庄。以田里村岭脚和石屋坑共同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为契机,实施系列古村落保护工程,保留村口水口林、村内石板路等,对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老茶厂等10处徽派建筑进行重点保护,村内古桥、古道、古建筑掩映在草木葱翠的六股尖东北部,一条溪流穿村而过,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同时,我们按照“六大行动”目标任务,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加大护林防火、封河禁渔力度,确保山清水秀。建成覆盖全镇7个村的“生态美超市”,通过垃圾兑换,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保洁和垃圾治理,有效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古村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王伟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