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黄山市屯溪西郊奕棋镇丢丢熊农场的空地上,打糍粑的师傅喜气洋洋地绕着石臼走动起来,手里的木棒一上一下地舂起了石臼中的糯米。不多时,米团就变得十分劲道。
糍粑可烤、可煎、可水煮、可油炸,是奕棋当地春节期间必备的一道美食。打糍粑软糯香甜,象征着团团圆圆,也给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据了解,打糍粑的原料糯米饭需要提前浸泡好,上甑蒸至七八成熟即可。蒸好后的糯米饭趁热倒入到石臼当中,需要手持木质粑锤,先轻轻挤压,然后逐渐上劲开始捶打。打糍粑是一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只有这样,糯米饭才能打得瓷实,打得上劲,黏糊糊的有韧性。
“年猪叫,新年到。”同样,当天该农场庆年俗活动重头戏活动杀猪饭拉开帷幕。经过烫猪、刮毛、剁肉等系列流程,年猪很快就被人们分门别类,根据肉质鲜嫩程度被做成不同口味的佳肴送上餐桌。农家杀猪汤、丢丢红烧肉、农家小炒肉、红烧大肠猪肚……各种美味令人垂涎欲滴。吃了“杀猪饭”,离过年就不远了;吃了“杀猪饭”,离亲人的团聚就更近了。“杀猪饭”不仅是一种民俗风味,更是一种感情纽带,寓意着丰收喜庆和安乐团聚。
与此同时,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前,奕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邻里和谐 幸福新生活”非遗剪纸进乡村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新春增添一抹喜庆的“中国红”。活动中,工作人员为大家现场讲解了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大家用摆放在桌面上的红纸和剪刀进行创作。一张纸、一把剪刀,暖意、心意、寓意,尽在其中。从折叠到剪法,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剪刀在红纸间穿梭,一步一步剪出精美的图案。大家在现场相互讨论、互相帮助,不一会,形态各异、创造力十足的剪纸作品纷纷出炉,有的是“春”,有的是“小雪花”,还有的剪成了“龙”的形状,这些图案不仅展现了迎新年的喜庆气氛,也表达了大家在新的一年的美好心愿。
过年吃粽子是很多地方的习俗,在奕棋镇也不例外,当地很多村民家中都有包粽子过年的传统习惯,粽子是当地必不可少的年货,丝丝缕缕的粽子香味也成为春节最好的年味。寒冬腊月,趁着冬日农闲,奕棋镇各村村民正赶着制作米粿、包粽子、灌香肠等各类传统美食,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制作的不仅是一种传统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年味。(吴蓉 任俊翔)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