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歙县积极响应上级工作部署,开展全域茶菊园绿色防控工作,茶菊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全县茶叶产量16950吨,一产产值12.75亿元,同比增长6.3%,综合产值约70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县菊花产量5200吨,开发贡菊衍生产品5个,歙县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域”“2023年度茶业创新发展县域”称号。
以培训帮扶深化绿色防控意识。依托茶园“六统一”管理项目、亚行贷款绿色茶园生态补偿项目、黄山贡菊示范园项目,紧抓春茶生产、贡菊栽培关键期,在全县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发放茶园绿色防控《一封信》、胶装画3万余份、《菊花绿色生产技术手册》800余册,借助各村镇广播在茶季循环播放茶园绿色防控知识,多措并举普及茶菊园绿色防控价值,不断提高茶菊农绿色防控意识,切实增强茶菊农参与绿色防控的基础能力。
以检查检测细化绿色防控责任。建立农资检查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对农资供给渠道和农资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多次赴乡镇开展农资经营联合执法检查。2023年全县茶菊园累计发放黄板近1000万张。对全县茶园鲜叶抽样322个、干茶抽样72个进行农残检测,对15个黄山贡菊科技示范园及4个种植大户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持续重点关注茶菊企业、种植户、农资店三类人群,高频次开展农残检测、农资用品检查,为进一步“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以制度保障活化绿色防控动力。制定出台《歙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办法(试行)》,新建《歙县歙茶产业发展中心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歙县歙茶产业发展中心奖补项目实施意见(试行)》,为县域茶菊园绿色防控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符合相关奖补条件的茶菊产业经营主体进行奖补,激发茶菊产业经营主体参与绿色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基地建设优化绿色防控管理。鼓励引导县域内茶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扩大自有基地规模,充分利用闲置撂荒茶园实施“六统一”管理,提高亩均效益,截至2023年末,县域内茶企自有基地规模已达4000余亩。指导第一批亚行贷款绿色茶园生态补偿项目开工建设,先后在武阳乡正口村、新溪口乡连山村等地修建了茶园作业道,对第二批亚行贷款绿色茶园生态补偿项目组织专家评审3次,严把项目审核关。依托黄山贡菊示范园推动黄山贡菊GAP体系建设,综合利用物联网和AI技术,动态监测基地气候环境、病虫害及贡菊长势等情况,实现精准监测、精准防治,显著提升贡菊品质。
以宣传推介转化绿色防控成果。组织茶菊企业赴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参加各类茶菊博览会20余次,在山东济南举办“济南泉 歙县茶”山东推介暨万人品鉴会,打响“歙茶”品牌;在县内举办各类茶菊开园节活动6次,推动形成茶菊业发展良性竞争态势。顺利举办黄山贡菊(2023)产业发展大会,为菊农、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借助市电视台、《徽茶》杂志、高铁站台展示牌等宣传窗口,持续宣传推介“歙茶”“黄山贡菊”公共品牌,让生态绿色、品质优良成为“歙茶”“黄山贡菊”的显著亮点。(潘华斌)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