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实施“社工与志愿”深度融合战略,全面激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潜能,将社会工作人才有效融入志愿服务体系之中。通过社工在需求评估、平台构建、实践策划、项目孵化等多维度的专业引领,旨在不断优化志愿服务流程,确保其在满足民众需求、强化服务阵地、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及提升项目品质上实现质的飞跃,进而持续强化为民服务的效能与品质,促进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与优化。
坚持党建引领 建设“1+2+2+1”社工站标杆
相山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工作指导为方向,以专业服务为支撑的三大战略导向,深度融合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体系,构建起“社工携手志愿者”的协同行动机制。通过规范建设社工站组织架构,明确将镇(街)党(工)委领导牵头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各社工站根据镇(街)党(工)委重点工作拟定社工站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将党建工作贯穿相山区社工站建设始终。截至目前,相山区各镇(街)、开发区党委累计组织召开社工站专题推进会达18次,驻站社工累计报送简报110份,确保社工站在党建引领下,有效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多方联动参与基层治理,在淮北市社工站组织架构建立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标杆。
创投微公益 提升社工站参与基层治理能力
相山区各镇(街)社工站通过聚焦特殊人群和群众关切问题,广泛征集实施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以小切口、微服务的方式广泛动员社区居民自治力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在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的同时,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末稍神经”,总结形成运作社区微公益创授的“三员”经验模式。
通过实施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存在的民生问题。曲阳街道天元小区“楼栋善治工程”社区治理项目,通过联动社区多方力量协同解决小区垃圾乱扔乱放、飞线充电等问题,小区的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初步构建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体系。西街道根据辖区老年人口众多,特殊老人需求较为凸显的实际,设计实施了3个为老服务微公益创投项目,培育为老志愿服务组织,初步构建社区特殊老人服务体系。探索社区慈善基金持续运作的可行路径。通过设立社区基金和运作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推动了更多社区慈善捐赠,为“五社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共有24个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链接了社区慈善资源。
建设特色品牌 提升社工站品牌建设意识
为进一步提升社工站品牌建设意识,梳理特色品牌建设思路,推进相山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成效突出、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工站品牌项目,倡导构建包括志愿服务团队、各类社会组织、相关行业部门以及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体系,通过深度资源整合与高效协同机制,共同推动服务项目效能的显著提升。
相山区任圩街道打造“银龄关爱小家”志愿服务品牌,组建一支由10名年过花甲的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为小区老人提供文化生活交流、精神慰藉、邻里协调和软笔书法课堂等志愿活动。福禄寿老年志愿服务队的日常主要是开展环境卫生督导、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协调邻里之间的矛盾。针对小区内老年人多、生活比较单一,社会信息了解较少的特点,依托社区教学点,发挥自身特长、爱好,协助和鼓励老人们积极参加教学点开设的摄像班、广场舞班、书法班等各类课。
相山区渠沟镇打造“乡伴童行快乐成长”志愿服务品牌,桥头志愿服务队组织网格志愿者,每月定期走访辖区中小学中的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留守儿童、困难儿童信息档案,汇总后由志愿者入户,询问小朋友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来达成小朋友的一些微心愿。结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文娱活动,邀请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参加,丰富这些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渠沟镇桥头志愿服务队开展慰问留守儿童、困难儿童12余次,开展各类文娱活动25余次,受益儿童达100余名。(邹晨光 裴成浩)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