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西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为民服务载体,创新打造“五微同创”治理模式,以“绣花功夫”融入城市肌理,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建强“微阵地”,筑牢“战斗堡垒”。夯实红色“主阵地”。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积极挖掘辖区公共空间,盘活现有资源,综合考虑场地、居民密度、服务半径等因素,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党员活动阵地,辐射式集聚便民服务大厅、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群众议事厅等服务平台功能融合、效能叠加,推动资源“沉下去”与“浮上来”互促。创新推行“一岗通办”服务模式,试点设立社区综合服务窗口、“居民会客厅”,“一站式”提供服务、满足需求。打造服务“新地标”。聚焦党建、治理、服务功能集成发力,洪山社区教育巷网格党群服务中心融合“红色益站”“接待调处中心”“心灵驿站”等多种功能,不断充实优化党群服务延伸项目;体育社区依托综合活动中心打造“非公企业党员之家”,整合农家书屋、科普室、远教站点等现有资源,构建非公党建“共享阵地”。
精织“微网格”,激活“神经末梢”。织密善治“小网格”。扎实推进“红网满格1+2”建设,根据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无缝覆盖、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原则,成立网格党支部32个,组建红色业主委员会44个、物业管理委员会3个,推进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治理功能聚集下沉,有效延伸红色服务“触角”。注入智治“新动力”。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全科网格”智慧平台,全面开展基础信息核查“清仓见底”行动,逐楼逐户采集信息,准确录入核准后的网格基础数据,不断深化动态更新、数据共享等工作机制,确保信息“全面、准确、鲜活、有效”,以智慧化手段实现人口、房屋、建筑物等要素信息一网统管,推动基础信息在平台查看、社情民意在平台发现、矛盾纠纷在平台化解。
凝聚“微力量”,点燃“红色薪火”。锻造强劲“主力军”。健全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和综合考评机制,严盯工作责任,严格考察程序,高质量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两委”人员85名,采取“以老带新”“以精带疏”“以强带弱”模式,树“头雁”、培“强雁”、育“雏雁”。抓好分层分级分类培训,紧扣发展需求,围绕理想信念、业务知识等方面,开展精准培训,提升社区干部能力“高度”,推动找差距、补短板、提素质、促落实,以“干部所能”推动“干部敢为”。画好共建“同心圆”。积极开展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党建服务项目“双向认领”机制,与51家成员单位签订协议书,收集研究社情民意,进行议事协商,举办西街道“大工委”联谊暨职工文化节,各单位现场认领“微心愿”;联合党史办、市文联共同打造安康社区红色宣讲教育基地、洪山社区书法夜校党建品牌。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依托商超、移动电信服务网点打造“红色益站”24处,提供全方位暖心供给服务。
办好“微实事”,擎画“为民图景”。兜牢民生“保障网”。健全“8+1+N”社会救助体系,创新打造集社会救助、精神康复服务于一体的鹰山社区“阳光家园”品牌,实行团队化、项目化运行,有效整合第三方社工、社区骨干志愿者、社区医生、法律顾问等30名专业人员,组建救助服务团队,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爱心义诊、爱心理发、志愿服务等7项服务,累计惠及800余人次,积极探索打造“陪伴式救助”“陪伴式康复”,鹰山社区社会救助站成功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推进“物质+服务”多元化救助模式暨社会救助工作现场会参观点。做好群众“暖心事”。健全完善“1(四史学堂)+8(社区)+N”立体老年教育体系,依托辖区四史学堂、惠泽公园室外教学点、8个社区老年学习点等,资源共享、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老年学校,开设剪纸、太极、模特秀、读书会、戏曲、中医养生等12个特色课程,培育发展不同形式老年人学习共同体、学习团队、学习小组8个,累计招收老年学员2300余名、开展各类教学活动76场,西街道老年学校荣获“省级示范校”,四史学堂荣获安徽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建成并运营老年助餐点(食堂)11家,利民社区老年食堂被安徽省民政厅和安徽省商务厅认定为“老年助餐服务品牌”。深入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鹰山社区获评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华社区获评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深耕“微治理”,建设“和美家园”。搭建调解“微平台”。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阵地,融合共建“矛盾纠纷调处室”“群众来访接待室”“心理疏导室”“普法宣传室”,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共同体,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打造“罗云工作室”“银发调解室”“百姓说事点”等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在全市首先率先开展“公证员进社区”试点,有效整合离退休老干部、社区老党员、专业公证员、志愿者等资源力量,推动矛盾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纠纷在网格化解、服务群众在网格完成。浇灌多彩“文明花”。加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早晚督查行走街道”,深入推进菜市场周边专项整治,在九州巷、洪山菜市场周边、人民医院周边街巷打造“六严禁”严管街巷,有序开展“空中管线”“清街净巷”“为城市洗脸”等专项行动,全力打造“老城新貌”。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造鹰南社区“志愿者集市”、新华社区“时间银行”、安康社区“守护童心”等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尊老敬老、“头”等大事——公益理发等志愿活动,实行“菜单式”“项目化”运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王怡欣)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