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张亚琴)“大爷,您还是剪原来的发型吗?胡子要刮吗?”8月的一天,在长丰县义井镇向东村后庄组陈艳理发店,老板陈艳问面前的顾客。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开始“咔嚓”“咔嚓”挥动起手中的剪刀。与其他理发店老板不同,多年来,陈艳坚守诚信,童叟无欺,一直以很低的价格,巧手为邻里乡亲理发,坚持了27年。并先后荣获“长丰好人”“合肥好人”“长丰县三八红旗手”“合肥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耳濡目染 努力学习技术
陈艳的父亲也是位理发师。当年,每次看到父亲走街串巷为邻里乡亲理发时,她就暗下决心也要学习这项技艺。希望子女有更好的发展,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起初,父亲并不同意女儿的想法,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陈艳的想法更加坚定。所以,父亲筹措了一千多块的学费,把她送到了合肥学习理发技术。
在上世纪90年代,这笔钱在农村,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当时给成年人理发,也只需要一元钱。陈艳想着父亲的殷殷嘱托,整天废寝忘食地学习技术,经常到深夜,她还一个人在店里进行练习。学成归来,她就跟着父亲一起做起了理发行当。直到结婚后,陈艳在婆家村子,开了现在的理发店。
质美价优便利村民生活
在当地,由于技术精湛,服务热情,陈艳理发店的名气越来越大,顾客也越来越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理发费用也由1998年的1元涨到了2011年的的5元。从那以后,她的理发价格就没变过,到现在仍然是大人5元,儿童3元。
“12年没涨过价。现在周边村居,已经几户没有低于10元的理发店了。”同村介绍道。
而问起不涨价的理由,陈艳微微一笑:“农村人都不容易,年收入不算很高。而且居住的乡村,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他们也舍不得花钱,所以有时候看到他们花白的头发,不便长时间走路的腿脚,我不忍心也不想涨价。”当然,收费低并不影响理发的质量,洗、剪、吹、梳、刮,还有掏耳朵和修鼻孔,一项项额外服务让老年人称赞不已。
今年67岁的沈福上老人,理发只认准陈艳,虽然自家门口就有个理发店,但老人家每次都“舍近求远”,骑着车到陈艳的店里来。“丫头细心,脾气又好,手艺很精,对我们就跟亲人一样,我们很喜欢她。”,沈福上笑呵呵地说。
朱应强和余士琴夫妇是陈艳店里十几年的老主顾,每次理发,夫妻俩都一起来。“我们在外地打工,每次回来,都要来这理个发。而且,老板剪出的发型我们也很满意。”
童叟无欺 坚守本心讲诚信
结婚后,丈夫就外出打工了,陈艳和婆婆、小叔子在家边种田、边理发。虽然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陈艳一直收费都比其他理发店都低。甚至有顾客主动劝陈艳涨价,她都无动于衷,始终坚守着本心。
“我在自家的房子里理发,没有租金的压力,赚的少也能坚持下去。而且每次看着他们笑着来、笑着回,我自己也很开心。”陈艳说道。
不管是熟悉的邻里乡亲,还是陌生的过路人,都是同样收费。而且,有时候看到残疾人或很困难的人,陈艳都主动少收或者免单。顾客不同意:“价格已经这么低了,还不收钱,那怎么行?”但下一次,陈艳还是这样做。
陈艳的诚实守信,留住了众多的顾客。家住义井街道的陈太超老人,经常和同伴一块,从家走四五里路去理发店。家住下塘镇赵店村的杜和友,冬天骑着三轮电瓶车拉着行动不便的亲友,凌晨四点多就到了理发店,陈艳二话没说就起床给他们理发。此外,对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病人,陈艳还主动上门理发,一点不嫌麻烦。
可以说,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好评,用自己的细心服务,在人们心里种下温暖的种子,在淳淳乡风中盛开出艳丽的花朵。
孝老爱亲 和睦邻里传美德
多年来,陈艳和丈夫一起供养婆婆和小叔子。丈夫长年在外打工,每年回来不超过两个月时间。陈艳除了理发,还要帮助婆婆一块种田,增加家庭收入。直到小叔子婚后生了小孩才分家。小叔子结婚和买房的钱,也是陈艳夫妻支持的。小叔子感慨道:“有这样的嫂子,我很幸运,这个家也很幸运”。婆婆也对自家的大儿媳赞不绝口。
结婚25年来,陈艳从未跟邻居红过脸。而且,在自己理发忙不过来的情况下,邻居还帮忙送饭菜给她吃,帮忙带小孩。有的老人给她送来了自家的土特产,有的顾客蒸好了馒头,带上咸菜,开车给她送了过来,有的顾客回去宣传又带来了新的顾客……
免费理发热心公益事业
一条凳子、一把剪刀,简单的工具,熟练的手法,伴着电推剪的“嗡嗡”声和手剪的“咔擦”声,一缕缕发丝掉落地上……从2022年,每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陈艳理发店都推出“4岁以下儿童理发免费”活动。至今,活动已经服务累计过千人次。
多年来,陈艳还牵头到向东村和徐巷社区,开展了“学雷锋·益剪”活动,为村民们免费理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最美理发师”。对于陈艳来说,虽然免费理发,不仅付出了很多时间,还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但她并不在意,反而表示很高兴能够帮助身边的:“我们与很多村里的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来关爱老人。如今农村里的老人虽然吃穿不愁,但是他们也需要社会的关爱,所以,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行走在义剪的公益路上,汇聚更多向善向上的爱心力量。”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