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 应流集团走出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07-23 15:10:3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刘珍   

上世纪70年代末,杜应流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六安市霍山县。之后,他从一辆车开始创业,和战友成立老兵车队跑运输,后又进入铸造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如今,杜应流创建的应流集团在铸造行业内早已闻名遐迩,航空发动机叶片、重型燃气轮机叶片、核电站核岛主泵泵壳等“国之重器”产品的核心部件,都出自这家企业。

坚持产业报国 实现多种产品国产化

走进应流集团展厅里,可以看到,这里陈列了小到航空发动机里的一片叶片,大到直升飞机、核电站核岛主泵泵壳的核心部件,这也是一直以来应流集团的企业核心理念——“高端制造、产业报国。”

为了支撑“产业报国”,应流集团引进技术不惜成本。为了生产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部件产品,应流集团投入3亿元引进了世界只有三台、国内唯一的大型热等静压设备;“两机”高温部件生产线一期投资就超过15亿元,设备来自全球7个国家。

在过去的三年中,应流集团投入研发资金10.4亿元,是同期企业利润的1.2倍,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5.7%。

“瞄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能产业、航空产业这‘两机两业’,集团形成了高端部件、核能材料、航空科技三大主业,这些产业都是国家需要的核心技术。当前,我们继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核聚变、重载无人机、混合动力包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杜应流说道。

如今,应流集团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客户中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国际业务中,应流集团主要为航空、燃气轮机、泵阀流体、油气和工程矿山装备的全球行业头部企业服务,这些领域的头部企业几乎都与应流集团有业务往来;在国内,应流集团服务于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在航空航天、核能核电、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种产品的首台套国产化。

围绕自主创新 高端产品远销全球

在进入铸造业之初,应流集团从技术含量低的简单铸件起步,逐步提升到核能核电、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等高端产品;又从关键零部件逐步延伸到核辐射屏蔽材料、涡轴发动机、混合动力包合重载无人机,形成高端部件、核能材料、航空科技“三大主业”,通过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民企高质量发展之路。

经历了一系列的学习、创新、突破后,1996年,应流集团进入国际市场与众多世界行业龙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在美国设立分公司,2009年在荷兰设立分公司,2016年在德国设立分公司,持续对接国际技术和市场。

近年来,应流集团围绕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战略,致力解决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难题。集团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主承制单位,完成国家两机重大专项首台大F 级重型燃机一二三级高温合金叶片研制并交付,华龙堆型一体化金属保温层实现国际首创、国际领先,增程全电重卡翻越海拔5646米米拉山口、完成2000公里路试,百千瓦级涡轮混合动力系统成功点火实现满功率输出,高原型无人机开展高原高寒环境试飞。

此外,在近三年累计超过10亿元的研发投入下,应流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8项,合作高校院所16家,技术合同交易额3.7亿元,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陆续转化和产业化。目前,集团正通过应流航源、应流久源、聚变新材三家高技术企业,把产业延伸到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工程和后处理、聚变能源领域。

“应流集团是霍山县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龙头企业,通过应流集团,县域经济发展提到了更高的档次,同时也为霍山县引进了宝贵的高端人才。如今,霍山县围绕应流集团的上下游企业有50多家,年产值超过了百亿元。”霍山县相关负责人说道。(记者 唐朝/文 星级记者 黄洋洋/图)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