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产业振兴 > 正文

冲不毁的“菊花情” 磨不灭的“庄稼人”

2024-11-13 14:32:22 来源:   编辑:阮怀霞   

近日,走进黄山区谭家桥镇长罗村罗村片区,主干道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黄橙橙的花海,一垄垄、一行行错落有致,长罗村绿满园农场菊花种植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几十亩的土地上,贡菊和黄菊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

在这丰收的喜悦背后,是“庄稼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辛苦。2023年夏季,由于连续高温少雨影响,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长罗村绿满园农场内大量菊花在持续的高温和强烈阳光下逐渐枯萎,负责人王继星意识到露天种植的菊花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这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因此,他毅然决定在大棚内种植菊花,这一策略有效地避免了病虫害,提升了菊花的产量和品质。尽管大棚种植减少了自然灾害的风险,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仍然给王继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024年6月23日,受多轮强降雨影响,长罗村遭受洪水侵袭,受灾严重。王继星一边要清理进水的家一边还心系着百亩菊花。洪水退去后,他第一时间去查看百亩菊花的情况,不出意料,全被洪水淹没了。看着被洪水冲刷的痕迹,正处于采摘期的七月菊也因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和低温寡照而大部分绝收,王继星也对种植菊花萌生了放弃的想法。村里在知道王继星菊花产地损失惨重后,给他宣传了相应的农业补助政策,让这位“庄稼人”又有了一丝希望。政府对种植户的补贴政策帮助王继星建立了30亩的钢架菊花大棚,并对洪灾造成的损失给予了相应的产业帮扶补助。这不仅减轻了王继星的种植亏损,还极大地提升了他继续种植的积极性。在政策的支持下,王继星的菊花种植事业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11月10日,绿满园家庭农场里的菊花终于迎来了丰收,村民们忙碌地穿梭于花海之中,手捧篮筐,忙着采摘菊花。今年,王继星的菊花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其中大棚贡菊占30亩。菊花们也没“辜负”王继星的精心培育,灾后涅槃重生开的更艳,预计今年的产量将达100斤,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0万元。在王继星的带动下,周边五、六户脱贫户家庭也加入了菊花种植的行列,通过种植菊花实现了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熊沛彦、戴芷洁)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