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产业振兴 > 正文

奏响产业“振兴曲” 强村富民乐万家

2024-10-16 16:10:59 来源:   编辑:阮怀霞   

盛夏时节,阜阳颍泉区中市街道街头社区顺河公社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脱贫户张其昌爱人许文秀,虽然一只腿残疾,但是可以坐着为农庄刷碗、洗菜。“多亏了党和政府,我才能多挣钱,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

抓住“牛鼻子”,发力组织建设“强筋骨”

街头社区“蝶变”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2018年,街头社区成立了顺河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机构,由社区自主管理经营,建立起“合作社+农户”大托管式的发展模式,但发展初期许多人处于观望状态。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除了自己带头干,还要做通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社区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组织党员干部走访入户,宣传土地托管政策,支部党员带头签字,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党组织的号召下,群众积极配合下,土地“大托管”才得以顺利实施。

目前,共托管土地2300亩,托管率达到96%,托管的土地由合作社管理经营。2022年小麦喜获丰收,收入达232万元,秋季玉米、大豆两项收入96万元。土地流转分红 270余万元,带动居民就近就业60人,带动居民增收1500元/户,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547万元,大流转带来的规模化种植效益让社区群众尝到了甜头,社区的干部群众对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更有信心。

立足“一方水土”,做大文旅农融合“金点子”

在中市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街头社区把荒废闲置几十年的敬老院改建为农庄,成立顺河公社,打造乡村旅游基地,贯通游客观光、餐饮、采摘、休闲娱乐、体验文化的全过程,让游客体验到高品质的乡村休闲旅游体验。

自2022年5月2日试运营以来,营业额已达450万元,五一假期顺河公社日接待顾客超千人,既有留念顺河公社情怀的老干部、老知青,也有慕名而来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田园风光大自然之美的游客,营业额突破 15 万元,直接带动了15户脱贫户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为了让文旅农融合发展的春风吹到群众家里面,街头社区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将部分村民闲置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后续将逐步实施农家小院改造庭院酒馆、小院烧烤计划,打造新型乡村夜经济,发展庭院经济,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踏上“致富路”,托起乡村振兴“民生路”

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街头社区的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让社区的“民生温度”不断升高,集体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

街头社区把集体经济用在了关键上。2022年为28户80岁老人代缴2023年新农合,为两户2023年度部队现役士兵获得喜报的光荣之家,每户发放奖励 2000 元,为脱贫户袁爱兰孙女考入优秀大学奖励 2000元,逢年过节举办活动、上门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同时加强基础设施改善,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短板,修缮村庄小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系列可见、可感、可触摸的变化,“点亮”了社区群众的幸福生活,让集体经济真正反哺民生,托起人人共享的民生之乐。(张胜男 马蒙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