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乡村,微风和煦,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在萧县青龙集镇青龙集村,天刚朦朦亮,人们就早早起床,趁着大好春色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一派繁忙景象。
“我每天都要对猪舍环境卫生清扫、冲洗、消毒,保持圈内卫生,这样才能避免猪生病。”4月7日清晨,青龙村三组养猪大户赵振江边清扫圈舍边说道。在他身后,清扫成堆的畜粪顺着管道流进了沼气池,一阵忙碌后,圈舍干净卫生,“哼哼哼”的猪叫声闹成一片,毛皮透白的肥猪昂头张嘴等待着主人的喂养。
“以前畜粪处理是一个伤脑筋的事,现在可好了,不但圈舍干净,环境卫生,而且将畜粪再利用,通过发酵生成沼气,满足燃料使用,沼液还田,变废为宝,一举多得。”赵振江对自己生态养殖的成功经验显得十分称心地说道,“这几年通过养猪走上了致富之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和村里及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
现年52岁的赵振江,是个勤快人,有过种植、经商的人生经历,但因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的客观因素,一年下来积攒少、开支大,只能维持简单的生计,生活很拮据。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间接触到生猪养殖,思维敏锐的他立马意识到生猪养殖的广阔前景和庞大的市场潜力,于是便萌生了放弃经营10年的厂房改行养猪的想法,立志在家乡的土地上,依靠“猪”产业,“拱”出致富路。
夫妻二人商量权衡后,说干就干。立马修建了100多平方的圈舍,前往江苏养殖基地购买良种猪50头,自繁自育。尝到甜头的他,兴趣越发浓厚,扩大规模的养殖计划在他心中已经形成。
“养猪得讲究技术,刚开始没有经验,特别是在猪生病的时候,急得直跺脚,生怕出现失误。”赵振江道出当初的苦衷。刚开始的赵振江,对养猪也是一无所知,摸着石头过河,既面临如何给猪打疫苗、治病等医疗问题,也面临着饲料怎样搭配的专业难题。要想扩大规模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于是他购买了大量的养猪书籍,空闲时就吸收书中的精华,向村里临近的专业兽医请教,将书中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边做边学边积累,两年下来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21年他扩大规模,重新修建了圈舍,购买了饲料粉碎机,还注册成立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在村里支持下修建了水池,安装了水管,养殖生猪达100余头,远销省内外市场,年销售额在30万元以上。
“养猪不但自己致富,也为附近村民增收,去年出栏100多头,销售额达到近30万元,支付雇请人员劳务费近14万元,带动农户10余人务工。今年在计划养殖200头的同时,还要帮助附近村民养猪,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解决难题,树立生态养殖理念,让大家一起走上生态养殖的致富路,这就是我的愿望。”赵振江信心满满地说道。(张衡)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