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产业振兴 > 正文

六安市淠东乡:衔接资金激活产业动能,智能大棚实现致富梦想

2024-03-27 14:36:4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金安区淠东乡素有“蔬菜之乡”之名,以盛产优质蔬菜而闻名。近年来,淠东乡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利用各级财政衔接资金,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经营主体”等多元化发展途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产增收。

产业引领,西红柿打通增收致富路

初春时节,走进淠东乡童店村现代化蔬菜种植培育基地的大棚内,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西红柿,色泽鲜艳,长势喜人,成熟的西红柿挂在枝头,映出了农民越过越红火的日子,照亮了乡村振兴产业致富路。淠东乡创新发展理念,利用金安区乡村振兴局投入的衔接资金450万元,新建50亩现代化农业蔬菜大棚,项目完成后,亩产青椒约8000斤、西红柿约10000斤,预计年产值约120万元,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蔬菜产业链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淠东乡特色农业发展基础,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提升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科技驱动,小香菇带动产业升级路

在淠东乡代庙村的高绪秀家庭农场里,鳞次栉比分布着一座座现代化高标准钢结构智能香菇大棚,大棚内整齐划一的架子上分层排列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香菇菌棒,菌棒长满了姿态各异的香菇。淠东乡利用750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外加经营主体(社会资本)投入的120万元,建设了30个现代化高标准钢结构智能香菇大棚,配备最新一代食用菌专用成套恒温设备,能够实现全年出菇。在智能设备和种植技术的加持下,代庙村的香菇不仅每年可以多收两季,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利润提升了50%以上,每年的产量可以达到162万斤以上。

电商赋能,直播间助推产品增值路

走进淠东乡徐郢村电商果蔬基地直播间,高绪秀家庭农场团队和童店村村书记陈开勤正在介绍自家香菇、西红柿等高品质农产品,上架的香菇、西红柿等蔬菜很快就被消费者抢购一空。为形成完整的品牌战略思路和产业链条,淠东乡利用财政衔接资金140万元,新建电商基地760平方米,建成6个网络直播间、1个农副产品展厅、1座冷库,配套建设了多个农产品加工基地,与时俱进打造“淠河湾”农业品牌,将农产品与现代元素充分融合,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综合效益,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补齐了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储存、物流、营销等短板,健全产业链,打通农产品生产的“最初一公里”到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一揽子目标。(黄建丰)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