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指引,打造“红领乡邻”党建品牌,建立“红网格”、壮大“红队伍”、激活“红细胞”,凝聚治理“向心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进入“快车道”。
党建引领“全覆盖”,建立“红网格”。村党总支将党建、综治、民兵连各类网格整合成基层治理“一张网”,打造全要素网格,形成“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村民组(党小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成立村党总支、3个大网格党支部、18个小网格党小组。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党组织书记,实现党建引领村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构建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网格、村民小组、村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人)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机制,实现村民、员工诉求快速处置解决。红叶村“僵尸”自行车、摩托车、废弃农业机械侵占集体空间、消防通道等问题突出,成为村里治理的痛点、难点。村两委召开联系会,各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人代表参加共同商讨,决定以“微景微幸福”为主题,结合村里和美乡村项目建设,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如自行车、废轮胎、啤酒瓶、易拉罐等为原材料,通过装饰装点、改头换面,开展微景观打造。方案确定后,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主动清理“僵尸”自行车等130余辆,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乡村景观打卡点,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亮色。
重心下沉“零距离”,壮大“红队伍”。利用组织优势、村党总支和联系单位共建共享机制,合理配置力量,将村“两委”班子成员、关爱联络员、一村一警的警务人员、村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人、一村一法律顾问人员、来村帮扶联系人、村里“五老”人员、村民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合理配置在网格,健全网格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村民需求在网格发现,服务在网格开展,矛盾在网格化解。建立村里网格治理“六小”工作法即明确“小任务”、讲清“小道理”、 开展“小活动”、解决“小问题”、 做好“小事情”、 宣传“小人物”,从“小”入手,广泛收集百姓“微心愿”。今年以来,村里依托网格化管理,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老年人帮扶、脱贫户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91场次,收集微小问题隐患21个,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组织11个支部委员、63名党员志愿者认领心愿,点亮33个“微心愿”,实现了党建资源与百姓需求的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村民基层治理“一呼百应”。
精细服务“全响应”,激活“红细胞”。打造家门口“红色学堂”,将村域内的议事亭、大喇叭和文化、法治长廊全部利用起来,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让党的声音在村民家门口处处开花;建立“助老关爱”服务机制,依托村卫生室,为村内高龄老人、体弱病残孕提供上门诊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建立村老年大学舞蹈、合唱、演艺等多支兴趣活动小组,以村里搭台、村民“唱戏”的形式,鼓励空巢、独居老人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组织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成立村红白理事会,按照当地简单易行的标准,大张旗鼓的倡导励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开设“未来之星”小课堂,链接寒暑假在乡大学生校外实践资源,开展“朗朗读书声”经典诵读,手工达人等活动;村里还出资购建健身广场各类器材,满足中青年群体解压、健身的需求。
下一步,红叶村党总支将持续深化“红领乡邻”党建品牌,坚持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带动凝聚全民力量,描绘多元共治“同心圆”,构筑和谐稳定“安全墙”,搭建便民优质“服务圈”,不断提升村域内乡亲们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共筑和美乡村。(汪国彪 何祠虎)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