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央媒集中关注“六尺巷”

2024-12-09 14:20:5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12月7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六尺巷”礼让的故事。

报道称,安徽桐城是中国文坛“桐城派”的起源地,小城书香氛围浓郁,民风礼让谦和。城中心有一条六尺宽的小巷,见证了一段浸润在中国人血液里的礼让佳话。

安徽桐城地处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至今已有1200余年建城史。小城之中,老街纵横、小巷交错,最负盛名的是一条只有2米宽、百米长的小巷:六尺巷。

相传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和邻居,因为砌院墙起了纠纷。张家人向在京城的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了三尺;邻居见贤思齐,也退让了三尺。本该是一面墙的地方,多出了一条供人通行的小巷,六尺巷从此美名远扬。

300多年过去了,六尺巷的礼让佳话至今仍影响着这座城市。桐城在基层治理领域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品牌。2023年,“六尺巷调解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同年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法先进典型,并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

无独有偶。12月8日,《人民日报》第5版头条以《如何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再观“六尺巷”》为标题,报道六尺巷。

不久前,因为对物业服务的时效和质量不满意而拒缴物业费,安徽桐城市民王艳红被物业公司起诉至法庭。法官了解情况后,将双方当事人请到了六尺巷调解工作室。“不妨换位思考。”法官吴问银从法理、事理、情理出发,劝说双方以和为贵。最终,小区居民和物业公司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六尺巷里天地宽,一条小巷,见证了300多年前一段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佳话;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智慧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促进基层有效治理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古鉴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社会治理思想主动。在桐城民间,每遇纷争,常能以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