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2024-12-16 17:04:0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江亚萍   

安徽财经网讯: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的批复。批复中表示,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规划》,该《规划》实施要发挥合肥市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

批复中要求,到2035年,合肥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05.1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18.5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28.4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289.3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4.47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规划》要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合肥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批复中表示,要根据《规划》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完善组团式城市布局,保护好组团间的绿楔和生态廊道,推动市域城镇协同发展;统筹长江、淮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引江济淮生态廊道保护利用,整体提升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和大科学装置等科技创新发展的空间需求;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引导城市紧凑布局,完善城乡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整体保护紫蓬山、南淝河等自然山水格局,保护合肥环城公园和包公祠、教弩台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 唐朝)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